里山的一年繪本3:農地的一年

2020031412:46


里山的一年繪本
3:農地的一年

畑の一年

作者: 向田智也

譯者: 張東君

出版社:小光點

出版日期:2019/10/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

 日本亞馬遜& EhonNavi繪本情報網讀者5顆星推薦!

  結合田園全景導覽圖+生態知識圖鑑+食農教育推廣繪本!

  你知道我們常吃的高麗菜、蘿蔔、西瓜、番茄是怎麼種出來的嗎?

  你知道什麼季節盛產哪些蔬果?這些蔬果又是怎麼樣栽培的呢?

  農地裡又棲息著哪些昆蟲、鳥類和動植物呢?

  現在就來一場紙上田野調查,一起來看看農地裡的一年會有哪些生態風景吧!

 

  人們總說「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在逐漸都會化的現代社會裡,孩子們大概都吃過各種蔬菜水果,卻僅有極少數的孩子實際觀察過農地的生態,更少有孩子了解農業的工作內容。在這個充滿自然風情的四季田園生態科普知識繪本系列中,用清新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鄉間農地的美好風光,讓孩子跟著作者的踏察腳步,實地經驗農地的一年!

 

系列特色

 

  1.超豐富生態知識圖鑑:認識在地美好生活模式也是自然環境教育裡極重要的一環,透過種植簡單作物的親身體驗,除了讓孩子近距離的做生態觀察紀錄之外,種植過程中也能培養孩子對生命的珍視,也因此「農作生態體驗」獲得許多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在台灣的國小校園裡,也有簡易的植栽活動讓孩子學習親近大自然、觀察物種的變化。

 

  2.超細膩農地全景導覽圖:作者透過在定點做一年的生態觀察,帶領孩子發現超級驚人且各式各樣的田園生物,詳盡的解說搭配圖像,就像帶著孩子做近距離田野調查般,實地認識農地裡一年四季的變化,以及在田園間棲息的多元物種,包含各種昆蟲、鳥獸及草花,讓孩子吸收豐富且多元的生態知識,一次認識孕育許多生命的大地寶庫。

 

  3.不只是繪本更是農人的工作實錄:畫面以自然環境全景構圖,搭配各種生物介紹圖像,詳細的解說一年四季的自然變化,書末附上一整年農地工作的行事曆,解說農地一整年的工作過程、各種農作物的圖鑑與成長階段、每個季節的工作內容,以及農事工作中所需的配備機具,讓孩子更近一步的親近山林、觀察農地生態。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觀樹教育基金會/裡山塾主任 李文華

  現在的小孩對於3C產品操作非常熟稔,但是對於餵飽自己三餐的食物卻是非常陌生,欣喜小光點用心籌畫出版「食物」相關的書籍,讓有心的父母、老師或從事食農教育的工作者,可以帶著孩童,串起土地與餐桌這一條斷掉的線。

 

  ‧里山基金會發起人 李璟泓

  很感動有這樣的繪本出現!非常樂意推薦給大家!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長 林華慶

  《農地的一年》這本如詩如歌、又飽含知識養分的好書,如是清晰地描摹了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里山風景。但願在友善多元的政策鼓勵下,臺灣的山村也能發展出各自的適地綠色經濟模式,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

 

  ‧科普作家 張東君

  這套《里山的一年繪本》,畫的是日本的現實里山環境,也是我們希望保留的台灣生態。雖然台灣的土地持續被開發,不過我們還是期待台灣的穿山甲、石虎、食蟹獴、水獺以及其他更多更多的動植物可以陪伴我們到將來而不會滅絕。

 

  ‧環境資訊中心主編彭瑞祥

 

  ‧植物學工作者鄭元春

  農地對都會小孩不見得有切身關係,但是農地裡的一切,對孩子們絕對有良善的教育作用:農作物的栽培、成長、收穫;農地的經營、管理以及有關農地生物的種種等,都是真、善、美的結合,對兒童人格的陶冶與養成,必然有著正面的影響力。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賴青松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綠繪本組長 謝文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向田智也(Mukaida Tomoya

 

  1972年出生於神奈川縣。

  以日本人的生活與自然為題材,用繪畫及文字表現日本才有的自然。

 出版的繪本有《水稻田的一年》、《雜木林的一年》、《農地的一年》(均為小光點出版)。

 

譯者簡介

 

張東君

 

  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也從事口譯和筆譯。著作有《動物勉強學堂》、《象什麼》、《小鴨鴨溪游記》、《蝌蚪答人》、《青蛙歌神》、《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是誰把驢子變斑馬》、《大象林旺是怎麼到動物園》、《動物數隻數隻》等超過200本著譯作,目標為「著譯等身」。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第四十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得主。

 

推薦序

 

張東君

 

  這本《水稻田的一年》和《雜木林的一年》及《農地的一年》,在日本合稱為「里山繪本」。

 

  自從二○一○年生物多樣性第十屆公約締約方在日本名古屋舉辦時提出「愛知目標」和「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這兩個理念,希望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之後,里山(Satoyama)這個字,就成為熱門的討論話題(好吧,至少是在我的同溫層)。而在那之前,曾經有已退休研究員夫婦想要我帶他們去「里山」參觀,不過那時候他們誤以為「里山」是像京都的「嵐山」那樣的地名,之所以需要保存,是因為那裏景觀美麗,有很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其實里山並不是地名,而是位於徒步可以當天來回的距離,有人在使用、經營管理的環境。由於這感覺起來跟距離遠的「深山」為相反詞,所以在台灣也有人以「淺山」來表現,但以我個人來說,我認為「淺山」並無法確切的表現出有人在利用的這件事,而保存里山的目的,並不只有把那片環境及生活於其中的生物保留下來而已,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在於保存人類利用里山生物的智慧與傳統。不論那是去採蕈類、野菜、各種果實、草藥回來食用或加工,亦或是收集枯枝、砍柴生火、蓋房子等都是。

 

  台灣剛開始舉辦以里山為主題的研討會時,邀請來的講者之一是我研究室的小學弟。他舉了很簡單的例子,說明里山就是像《桃太郎》的故事中「老爺爺上山砍柴、老婆婆在河邊洗衣服」那樣的日常風景。起初大家可能會認為那種風景非常的平常,但是當這類的原風景由於開發等原因而失去之後,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熱愛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龍貓》,因為那重現了我們心中的故鄉。

 

  《水稻田的一年》這本書,介紹的除了水稻田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外,還有以水稻田為棲息地的各種生物的生態與習性。《森林的一年》及《農地的一年》的設計也是一樣,書中的圖畫就像是定點觀察的紀錄片一般,在固定不動的廣角鏡頭下,看到熙熙攘攘往來頻繁起落的動物與植物,以及在這些生物間的人類活動。這三本書都是生物與人類的歲時記,不同的只是棲息地而已。

 

  在日本有個「龍貓森林基金會」,以募款的方式,一塊塊的把埼玉縣狹山丘陵的里山買下來,從一九九一年買下第一塊地以來,到二○一八年三月已經買下四十八塊地。這些土地以雜木林為主,雖然每一塊的面積都不大,但卻都能夠看出這些雜木林在過去是如何支撐了人們的生活,以及人們是怎麼永續的利用這些環境。光是看著這些里山風景,就能讓人感到親切、安心,即使不期待在其中看到龍貓,也希望能夠看到原生動植物的蓬勃繁衍。

 

  我在兩年前跟里山基金會籌備處的幾個夥伴一起造訪了龍貓森林基金會,和她的創辦人交換意見,希望能夠跟他們一樣的努力保留台灣的里山環境。雖然台灣的土地持續被開發,河岸一直水泥化,不過我們還是期待台灣的穿山甲、石虎、食蟹獴、水獺以及其他更多更多的動植物可以陪伴我們到將來而不會滅絕。這套《里山繪本》,畫的是日本的現實里山環境,也是我們希望保留的台灣生態。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