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交流最重要的不是講道理,而是共情、中立、沒有評判、無條件接納。當對方感覺到,你可以聽得見他的聲音,可以共情他的感受和想法,你不會審判他,將自己的意志通過你自認的道理強加給他,因此,對方才會打開溝通的那扇門,那扇門,叫做心門。』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自己不知道怎麽溝通,
不知道如何用溝通去建立和諧關係,
也覺得自己的摯愛給不到自己
那種想要的那種傾聽和回應,
在生活裏常常說兩句話,就氣得不行,
彼此的距離不但拉不近而且越來越遠;
還有人覺得,自己溝通的願望得不到回應的情況下,
在關係裏覺得越來越孤獨,覺得不被接納。
好像被困在了一個關係的黑洞裏。
其實,若每個人學會走進彼此的心靈溝通,
學會帶有理解的講道理,最後真正的包容接納,
這三個關鍵點,如果慢慢學習
關係其實不會那麽輕易的凍結、漸行漸遠。
例如:當父母在跟孩子溝通交流時
用心做到了以下幾個要點
✤ 表達肯定和愛--“你做得很棒”,這次有進步了喔”
✤ 共情-- “孩子,熬夜唸書很累吧?”
✤ 真誠-- 孩子,這個我也不會也不懂
✤ 不逃避和承擔--孩子,對不起,我做錯了
當你用這些語言及方式,
你會看到了,孩子的防禦在消除,
內心在一點點融化和敞開。
華人的家庭溝通的模式就是擅長講道理,
講道理之所以不被接受並不是講道理是錯的,
而是在講道理之前,首先少了傾聽,
其次是少了價值中立客觀,卻多了評斷和操控。
但為什麼大家的溝通還是習慣講道理?
講道理的教育有兩個好處,
一是可以用道理擋住真實的自己的內在和情感;
二是講道理就不會有破綻,
因為你自認的道理總是對的,
尤其是當自己又是權威者的角色
然而,只講道理,反而變成是一種心靈隔離。
真正的交流,當在接納的基礎上完成的心靈的溝通,
看似平淡無奇,其實蘊含了最寶貴的東西。
沒有一句道理,卻勝過無數道理。
溝通交流最重要的,不是講道理,
而是共情、中立、沒有評判、無條件接納。
當對方感覺到,你可以聽得見他的聲音,
可以共情他的感受和想法,你不會審判他,
將自己的意志通過你自認的道理強加給他。
因此,對方才會打開溝通的那扇門,
那扇門,叫做心門。
若我們的教育讓孩子從小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包容接納,
沒有被父母師長很好的共情過,
沒有體會過什麽不被情緒勒索控制的感覺,
沒有人和你談感受,所以長大後,人們才會去追劇,
把渴望投射在戲劇電影裏,
那種被心愛的人抱著,體驗到那樣一種被接納的感覺,
可以放心地對著那個人不再偽裝
不再攻擊變得柔軟打開防禦的感覺。
我們總是想,如果你像劇中人這樣和我說話,
那我一定會愛你、信任你,會好好和你說話。
但是,我們一直期待對方,
將願望都放在別人身上的話,
關係便容易陷入僵局,
因為別人,其實很可能也和我們
抱有一樣的期待和想法。
所以,我們首先要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
試著去學會『肯定、共情、真誠、承擔』
這四個非常重要的溝通要素
這看似簡單的方法,其中最可貴的是,
它展現出了什麽叫做自我接納。
一個人若可以坦誠了自己也不會
坦誠自己其實也很迷茫不知道什麽是對的,
坦誠自己不如別的父母有主見有信念,
並且因此真誠地對孩子說,對不起。
這些正是這個父母高度接納自己的體現。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接納度很低,
就會在關係裡充滿防禦,
因為他會害怕別人看到他的陰影和錯誤,
如果那樣,他會體驗到無法承受的羞愧,
體驗到你會因為我不夠好而拋棄我的恐懼,
所以這樣的人的溝通才會總是講道理,
但越講道理越是製造彼此的隔離。
真正的溝通交流是建立在一種接納的基礎上
所完成的心靈的溝通,看似平淡無奇,
其實蘊含了最寶貴的東西。
沒有一句道理,卻勝過無數道理。
所以兩人的關係要達到一種心靈交流層級
首先,人要能誠實而平靜地面對自己的
“做不到”“不夠好”“無力感”“錯誤”,
能真誠地展現在對方面前,
並願意和別人去探討自己做不到,
做的不夠好的那些部分,
這一定建立在這個人對於自己高度接納的前提下。
也就是說,我能接受自己的陰影,
我才能允許讓陰影被你看見。
接受得了自己陰影的人,活得才真實,
看得見陰影的關係,才是真實的關係。
不完美的父母,其實就是接納了自己的陰影後,
才能放下防禦,真誠地與自己的孩子
去談論了自己做不到的部分,而這樣的真誠和袒露,
讓孩子也放下了自己的防禦,父母對自己的接納,
也讓孩子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夠好
也是可以被接納的。
如果類似的情形經常出現,
孩子也會從一個接納的媽媽身上
習得了接納自己的這個寶貴的能力。
因為接納自己,就是對自己的愛。
這就是心靈層面的溝通,就是對自己的愛和接納。
這樣的溝通,一句頂一千句一萬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