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到極致,便是“物哀”

2020050610:31

圖像裡可能有海洋、天空、戶外、水和大自然
@ 美到極致,便是“物哀”

物哀,是日本的一種審美意識。日本的詩歌多是短歌,日本的音樂旋律單調,日本的舞蹈動作緩慢,日本的繪畫很少追求濃豔的色彩……如果有人告訴你,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物哀”情結造成的,你相信嗎?

什麼是物哀?“物”指自然萬物,“哀”即悲哀,睹物傷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最直觀的理解。中國古詩詞中有一些詩句,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無邊落木蕭蕭下”、“昨夜星辰昨夜風”、 “平林漠漠煙如織”……都表達了因自然景物而誘發的一種哀傷情緒,與日本的“物哀”十分類似。然而這樣理解並不全面。
圖像裡可能有海洋、天空、戶外、水和大自然

物哀的含義比悲哀廣。葉渭渠指出:“'物哀'除了作為悲哀、悲傷、悲慘的解釋外,還包括哀憐、同情、感動、壯美的意思。”“在美的形態上'哀'已經不是悲哀的同義語,因而本居宣長(十七世紀日本學者)將這種'哀'的感動稱作'物哀'。”“對日本文藝中的'物哀美',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悲哀美'。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種情緒,而這種情緒所包含的同情,意味著對他人悲哀的共鳴,乃至對世相悲哀的共鳴。”楊薇指出:“所謂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樂的種種感動和體驗,其所展現的是一種哀婉淒清的美感世界。”林林說:“物哀包括對人的感動、對自然的感動和對世相的感動三個層次的結構。 ”在不同的層次裡,物哀可能是悲哀的消解、超越或深化。

物哀比悲哀恬淡。恬淡到什麼地步?恬淡到“靜寂”、“閒寂”甚至“空寂”的地步。川端康成寫《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學生'我'與舞女兩人邂逅之後,自始至終誰也沒有向對方傾吐一句愛慕的話,而彼此對對方的感情又都處於似覺察又非覺察之間。作者有意識地將似愛情而又非愛情的情感色調淡化、'物哀'化。”葉渭渠說:“物哀作為日本美的先驅,在其發展過程中,自然地形成'哀'中所蘊含的靜寂美的特殊性格,成為'空寂'的美的底流。”物哀的表現形式若十分強烈,那它就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

物哀是一種審美意識。川端康成多次強調:“平安朝的'物哀'成為日本美的源流。”“悲與美是相通的。”他寫《伊豆的舞女》時,把主人公“兩人的悲從屬於美,又使美製約著悲,淡淡的悲與真實的美交融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悲哀美的抒情世界”。葉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閒寂'這三種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態的藝術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識及其表現出來的藝術深度。……日本人對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當普遍的,不局限於文學藝術,而是及於生活的各個層面。”“日本國民性的特點……更愛殘月、更愛初綻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兒,因為他們認為殘月、花蕾、花落中潛藏著一種令人憐惜的哀愁情緒,會增加美感。這種無常的哀感和無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圖像裡可能有海洋、天空、戶外和水

物哀是一種生死觀。其主體追求“瞬間美”,不惜在美的瞬間“求得永恆的靜寂”。川端康成既認為“物哀成為日本美的源流”,也“認為死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認為藝術的極致就是死滅”。葉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識中存在著一種'瞬間美'的理念,即讚美'美之短暫'。”古代日本人“更以櫻花自比,將那'瞬間美'的觀念轉變為視自殺為人生之極點的行為。他們的殉死,其意義也在於追求瞬間的生命的閃光,企圖在死滅中求得永恆的靜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閃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質。

“物哀的感情是一種超越理性的純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是個體體驗,可以意會,難以言傳。“'物哀美'是一種感覺式的美,它不是憑理智、理性來判斷,而是靠直覺、靠心來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當用“言傳”時,物哀不等同於悲哀。而當以“意會”時,它又確實表達了一種隱隱約約的有時甚至是極深極痛的哀情。

本文中的這些作品均出自吉田博(1876~1950)之手,他是日本近現代版畫的巨匠。吉田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作品稍有瑕疵就全部搗毀,重新再創作。所以流傳下來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這種匠人精神可見一斑。
圖像裡可能有山、戶外和大自然

吉田博(1876至1950年)日本近現代版畫巨匠吉田。博作為日本“新版畫運動”
的領軍人物,對日本乃至世界的版畫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吉田博製作的版畫與日本傳統的“浮世繪“不同,其幾乎參加了版畫的所有製作過程,在吉田博親手印製的版畫上,印有”手折“字樣。

他的作品似乎只是刻畫一個普通的畫面,包含的情緒並不多。但其中又透露出一絲沉寂、無奈的感覺,即便是絢爛奪目的櫻花,在他筆下也是“淡淡”的,因為美到極致,便是“物哀”。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雲、戶外和大自然

未提供相片說明。圖像裡可能有大自然和戶外圖像裡可能有戶外、水和大自然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水和戶外
吉田博版畫

文摘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