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九思

2020061209:18

@ 君子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
視思明
觀察事物,就要徹底明白,怎樣才會真的明白?
就是對一件事要正、反、前、後、上、下、是、非每個角度都要去觀察思考,你才會明白。
...
聽思聰
不論聽到什麼,一件事,一種觀念,一個理論,一種言論,都不可人云亦云,要以自己的智慧去判斷,去取捨。
所以要聽逆耳之言,要聽遠方之言,逆耳之言可以省思,遠方之言可以攻錯。
...
色思溫
子夏問孝,孔子答曰:色難。
色,就是臉色,一個人的臉色,充分代表你的內心情感。
面對著他人,自已的臉色,是和藹可親!
還是拒人於千里!
是不急不緩,還是煩躁不安!
色思溫,溫者不冷不熱,恰如其分。
...
貌思恭
貌者就是一個人的儀容、儀態。
無論是言談、服裝、態度、在任何場合,
要給對方一種要謙虛、恭敬、尊重的感覺,
不可嘻皮笑臉,玩世不恭的樣子。
...
言思忠
忠,首先要做到的是忠於自己,不做違背良心,違背道德的事。
然後才能做到忠於人,忠於事。
對事竭心盡力去做就是忠,忠與信是不可分的,
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根本,誠實是最好的做人態度。
...
事思敬
事無大小,也無貴賤,做好一件事,做完一件事,就是敬業。
社會上有百行百業,所謂的行行出狀元,你選擇了做什麼,就要尊重你的選擇、以負責、盡職的態度去做,自會出人頭地。
...
疑思問
有了疑難的問題,要不恥下問。
旬子勸學篇中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韓癒的師說上也說: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無惑?
學問之廣之大,無人能通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就問,何恥之有!
...
忿思難
當怒火滿腔,將要暴發時,要想一想如果你的怒氣發完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而皆中節謂之和。
所以當你不能掌握喜怒哀樂發而中節時,就要克制自已的情緒,以免招禍。
...
見得思義
面對垂手可得的利益時,是否應該最先想起義字?
義者,適不適宜,正不正當,合不合理之謂。
適宜、正當、合理,得之可也。
...
文摘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