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贈人玫瑰,手會有餘香?

2020072712:12

@ 為何贈人玫瑰,手會有餘香?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諺語。大家都知道贈人的“玫瑰”往小了說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句讚美、一次舉手之勞的善舉;往大了講可以是樂善好施、博施濟眾、救困扶危的慈善行為。手留“餘香”香在何方,香從何來,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不同的立場和看法,今天先從心理學的角度先聊一聊“餘香”的來龍去脈。
香在樂以忘憂,源自利他行為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熱衷於公益事業,習慣於熱心腸付出,常做活雷鋒的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點——樂以忘憂。他們這些有愛心的人給我們的感覺總是樂觀、積極、向上,內心充滿正能量。這些表現是與生俱來的嗎,肯定不是。他們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會遇到生活中的挫折、逆境和壓力,之所有能獲得陽光般的心態是因為他們擁有拮抗負面情緒的良方——快樂。因為快樂的心境能夠使人忘記憂愁,忘記煩惱,忘記不愉快,他們的“餘香”就是能夠充滿信心,朝氣蓬勃、勁頭十足的面對生活。

他們的快樂從何而來,其實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助人為樂,也是就是心理學所描述的不期望任何社會回報而出於自覺自願的利他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利他行為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血清素,複合胺等快樂激素,能讓我們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過程獲得持久的愉快感和滿足感。心理諮詢實踐中也會採用激發利他行為預防和改善抑鬱情緒,不信大家看繁體“藥”字,下面就是一個“樂”。所以在面對能夠助人的時候何樂而不為。
香在顏值漸高,源自相由心生
現在網絡上用“顏值”形容一個人顏容靚麗的數值,顏值越高就越善心悅目。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規律沒有,那些有慈悲心、有愛心、願意為他人服務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光芒,尤其與同齡人相比顯得特別年輕秀美,讓人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有親和力老少通吃。如果說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蛋是父母決定的,那40歲以後的容貌就是自己決定的,那些多有同理心、多做公益事,多有善舉行動的人群在用時間證明,“餘香”是容顏不易老,顏值逐漸高。

人的相貌跟心理有一定的相關性,人的容貌除了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外,還與個人心理狀態有關,暨人們常說的相由心生。心理學認為個人的心理變化會導致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會影響我們人體神經遞質濃度的改變,大腦就會產生相應的神經衝動,支配我們的面部肌肉發生變化,如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長此以往呈現出來的就是不同相貌或表情,尤其是體現在具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身上,因為這是長期的心態與行為修煉在臉上的體現。
香在互愛互助,源自吸引力法則
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卻是無限的,無論是志願服務還是公益活動,哪怕是一次愛心捐助,我們都會或大或小的融入一個充滿愛心的團體,在這個圈子裡我們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愛心的溫度,帶給我們的”餘香”就是相互關愛的安全感;當五個手指頭伸出來的時候,它是五個手指頭,但是當你把五個手指頭握起來的時候,它是一個拳頭。當來自各行各業,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因為奉獻、付出而緊密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感到的是團隊的力量,感受到無往不勝的集體合力,帶給我們的“餘香”就是互助的歸宿感。

有愛的路千萬里,那麼為什麼有愛心的人能夠凝聚在一起。這就與心理學中所總結的吸引力法則有關,說的是人類所有的思維活動,都會產生某種特定的頻率(腦電波),而這種頻率就好比杜鵑用於求愛的信號、蝙蝠用來探路的超聲波。它會吸引同樣的頻率引發共振,從而將我們思維活動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們的面前,也就是我們的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香在峰迴路轉,源自愛出福往
說到香在峰迴路轉不得不提一個故事,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產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艱難,傍晚時分還沒推銷出一份,此時的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含著眼淚把牛奶喝了下去,由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大夫。一天,一位病情嚴重久治不癒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大夫所在的醫院。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這位大夫圓滿的地為婦女做好了手術,挽救她的生命。當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她在手術費用清單上看到是:手術費一杯牛奶,已付!
這個故事用“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生動詮釋了人生的峰迴路轉。愛出,一個“出”字,就是要懂得付出;福往,一個“往”字,就是要學會給予。我們都知道能量是守恆的,愛返是愛出的必然結果;福來是福往的最終結局。心理學有一個著名黃金法則告訴我們,如果你希望別人愛你,親近你,願意幫助你,你就應該去愛別人,親近別人,幫助別人。
一個結論: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香氣四溢。
...
文摘|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