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UP!抗炎食療:中醫博士教你成為海洋體質,阻斷慢性發炎

2020091812:02


免疫力
UP!抗炎食療:中醫博士教你成為海洋體質,阻斷慢性發炎

作者: 陳俊如, 林祐禎

出版社:出色文化

出版日期:2019/12/1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60

 

內容簡介

透過食養,就讓自己的身體變成大海壯闊吧!

 

20種常見慢性發炎疾病

×

40道簡單有效的食養方案

隨時隨地食養,控制、舒緩、預防、遏止慢性發炎

 

  從中醫立場闡述慢性發炎觀念

  由經典中醫典籍裡耙梳出火熱病機轉,以此作為基礎解釋發炎的觀念。慢性發炎算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有別於現代醫學針對症狀來治療;中醫則由體質著手,透過體質分類來了解慢性發炎對於人體的影響。

 

  慢性發炎自我檢視

  透過中醫的體質分類,讀者可以先檢視自己是否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可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漢醫為底,結合西醫論證

  從中醫出發的慢性發炎症狀,轉為現代醫學的語彙,有相對應的症狀,幫助讀者脫離文言陌生的中醫文字,進入現代的醫學場境,能進一步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從病症出發,經典易調理的40道預防食方

  從溫暖的煨湯到簡易的輕食沙拉三明治,40道簡單輕鬆的食方,讓你兼顧美味與預防慢性發炎的雙重目的。更重要的是,完全不用特殊道具,不用鑄鐵鍋、不用蒸氣鍋、不用壓力鍋,只用每個家庭都有的炒鍋與電鍋,就可以在家預防慢性發炎。

 

  不挑鍋、不挑爐,超市就買得到

  不用市面上的高級料理道具,只要居家常見的電鍋、炒鍋、湯鍋就能簡便預防慢性發炎。食材也容易取得,不用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尋珍稀食材,去隔壁超市就買的到,讓人輕鬆居家食療調養,慢性發炎自然痊癒。

 

  炎是百病之源!

 

  在源頭阻斷慢性發炎,小發炎沒機會釀成大病症錯,為未來的健康買下保險!

 

  任何的病症都從發炎產生。炎=兩個火,發炎就是身體內部打架,造成身體的細胞異常增生,也或者是能量代謝過度。無論是怎樣的結果,都會從小的炎症發展成更嚴重的慢性病,甚至是癌症。

 

  中醫看炎症與西醫觀點不同

  現代醫學治療發炎,多以症狀治療為主,針對發炎部位投以藥劑或者治療手法。但是中醫不只是這樣看,發炎是大病的前兆,也是積累了許多小毛病後的結果。當身體健康敲響警鐘,發炎就是呈現在身體上某部位的警訊,若持續漠視,將會衍生成更大、更慢性的疾病。

 

  中醫為何重視發炎?

  中醫在意發炎,也看到上火的壞處,在醫者立場會主張阻止發炎。就像感冒一樣,一開始是小病,若沒有處理好,就可能從耳鼻喉部位往下蔓延,進一步有機會變成肺炎,甚至其他的慢性疾病,諸如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都有可能。若能在前端就阻斷,等於保障了未來的健康。內臟也一樣,五臟六腑的炎症反應,都有可能衍生成更嚴重的疾病。

 

  腦腸軸不均衡導致慢性發炎

  腸道菌的發炎物質將透過腸道循環進入腦部,造成腦部的代謝產物的堆積。,人在睡眠時,大腦與脊髓液是相通的,大腦每天運作所產生的廢物可被腦脊髓液帶走。萬一睡眠不好,藉由藥物甚至酒精幫助睡眠,這樣一來腦脊髓液便無法有效清理廢物了。不好的菌叢產生促炎性物質,也會經過腸道,經由腦脊髓液的循環到達大腦造成傷害,很多退化症,例如帕金森症等神經性疾病,也透過這種管道造成。腦腸軸的不平衡,也就引起來身體內的慢性發炎反應。

 

  食養!讓自己的身體變成大海般壯闊!

  波瀾無驚,小風小浪無損大海的強悍與美麗!

 

  一小缸的水,只要有一杯冰水沖下,溫度馬上就被影響;

  但是偉闊如大海,升斗以計的極端溫度調入,也無損大海的溫度。

  如果自己身體可以是大海,自然無懼平常的小波瀾,體質就這樣強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俊如醫師

 

  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台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現任京禾中醫診所院長、中華中醫學會理事

 

  曾任長庚醫院中醫部醫師、台大傳統醫學社指導老師、健保局審查醫師、黃庭醫學會理事、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各大健康節目顧問醫師、漢方保養品公司執行長

 

  著作:《減重處方簽》、《悶燒罐享瘦料理》、《電鍋燉出好補方》、《中醫師教你怎麼吃生酮低醣減碳料理》

  專長: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不孕症、小兒過敏、免疫系統失調、體重管理

 

  從小就愛玩烹飪,家中廚房就是最好的實驗料理區,也極喜歡品嘗美食並樂於與家人朋友分享自己手做的愛心點心,大學時期選擇了與食物最相關的營養科系,才發現了原來吃對食物與健康有這麼大的關聯性!大學畢業後,因緣際會又再讀了中醫系,赫然發現,古人的藥食同源原來具有極深奧的智慧。成為臨床中醫師,這十多年來致力於研究情志致病,有感於現代人免疫系統功能混亂導致不當的情緒、不良的作息與不對的飲食行為,若能利用中醫結合營養醫學,將病態的蹺蹺板從傾斜態拉回平衡態,許多疾病也會順利改善,而不用終身依賴無法根治疾病的藥物。身體生病了,西藥的對抗療法只是一時之選,唯有傳統中醫與營養結合才是治療疾病根本的順勢療法。

 

  家中孩子常有所領悟地說,有爸爸媽媽當中醫師真的很好!因為,生病了不用出去看醫生,爸媽照顧一天就好了!這確實也令人頗感安慰。

 

林祐禎/料理創意師

 

  從事廚師工作20年餘,認為料理需要與時並進,

  期許在未來的路上,能夠融合各方料理精華,

  創造出自己的專屬的品牌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