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培養孩子珍惜資源的觀念

2014063009:38






培養孩子珍惜資源的觀念

每位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
只是不可能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他。
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權衡需要與利弊,⋯⋯
確定孩子是真的「需要」而不是「想要」,
否則長期下來,父母都無條件答應的話,
對孩子沒有好處,也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我曾遇過一位母親,她和我分享了她的教育經驗,
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所以在此提出來與讀者們分享:

我的兒子今年已經三十歲了,
卻一直有件事不諒解我。

兒子出社會工作後,就不曾回家過年,
直到前幾年,他打算要結婚,在未婚妻強烈要求下,
他帶她回家過年,順便看看我們。
那頓年夜飯我們聊了很多,
無意間兒子提到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

他說,國小時他很想買一套漫畫,
那是一套當時非常紅,幾乎全班同學都有的漫畫,
但無論他怎麼拜託我,我都不答應買給他,
最後竟讓他被同學嘲笑,直到長大,
他仍無法忘記當時被嘲笑的場景,
讓他心中始終無法釋懷這個夢魘,
更認為是母親不愛他的關係。
所以,當他開始工作以後,他便搬出家裡不再回來。

我聽到兒子這麼說,當場淚流滿面,
原來這麼多年他不願回家的理由是因為這件事,
所幸未來媳婦的要求,他才再度踏進家裡,
告訴我這件事,讓心中多年的不滿徹底宣洩,
否則,我想這個誤會可能會永遠存在在我和兒子之間,
使我們關係冰凍而終此一生。

這位母親告訴我這個故事時,
她和兒子的誤會已經化解,
兒子和媳婦也經常回家陪伴她,一家人和樂融融。

這個故事讓我深刻感受到,
許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往往為了孩子好,
而不答應或不准他們去做某些事,
就像故事中的這位母親,
不想讓兒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所以拒絕為他買漫畫,卻造成長久的誤會,
親愛的家長們,想想如果我們可以及早和孩子溝通,
讓他清楚您教養的用意,或許就能避免這樣的誤會產生。

讓孩子瞭解父母的辛苦
如同上述的故事,許多孩子經常會抱怨父母小氣,
不願意買他們想要的東西給他們,
然而孩子會抱怨,大多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尚未成熟,
一旦看到同儕有的東西,他們認為自己也應該擁有,
而未曾想過父母是否能夠提供。

有些父母會因此自責自己無法提供孩子良好的生活環境,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父母無需為此自責,重要的是,
應該要讓孩子瞭解家裡的經濟環境,
以及他們為家裡所做的努力。

舉例來說,
有些孩子會抱怨父母沒有為他們買新衣服,
總是讓他們穿舊衣服。

父母應讓孩子瞭解,穿舊衣服並不丟臉,
而是一種傳承與環保的行為,
況且有些衣服可能只穿過幾次,
如果丟掉真的很浪費。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整理其他尺寸不合的衣服,
把這些衣服送給適合的育幼院或其他需要的團體,
讓孩子知道,透過他的幫忙,
這些小朋友可以獲得溫暖,
孩子也會更懂得珍惜現在有的一切。

每位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
只是不可能凡事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他。

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權衡需要與利弊,
確定孩子是真的「需要」而不是「想要」,
否則長期下來,若孩子要什麼,
父母都無條件答應的話,對孩子沒有好處,
也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試想:孩子在外面與人互動、或是在學校讀書,
看到同學有漂亮的衣服、有趣的東西,
勢必會引起他的興趣,
然而,若他見到同學有就想要,進而要求父母買,
那勢必是一大筆花費,
再者,買這麼多東西又需要多少地方才擺放得下?
如此一來,孩子還會花多少心思在課業上?
綜觀來說,長期下來,
一個父母若總是對孩子予取予求,
一旦有一天父母不再購買物品滿足他時,
他反而就會認為父母吝嗇。

教導孩子勤勞儉樸非常重要。

不是要孩子捨不得花錢,或是當個守財奴,
應該要讓孩子懂得真的需要才有必要花費,
而不是想要就買,不懂得珍惜金錢。
尤其現在許多家庭多為雙薪,經濟狀況較佳,
卻大多是獨生子女,
因此教導孩子勤儉更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因為一個沒有勤儉習慣的孩子,
不會懂得父母的錢來之不易,
更不會珍惜自己身邊的衣物、圖書或玩具等其他物品。

此外,一個不懂得愛惜東西、珍惜金錢的人,
也不會有艱苦奮鬥的精神,更不用說會熱愛工作。

只有懂得辛勞的人,
才懂得一衣一食一物來之不易,也才懂得勤儉,
在工作或事業中刻苦奮鬥。
所以,父母們想要培養子女將來有所成就,
就必須在生活中,
從小培養孩子養成勤勞儉樸的習慣。
擁有勤儉觀念的孩子,將來長大後,
才有可能會熱愛工作,負責盡職,成就一番事業。
因為「儉樸」和「勤勞」是緊密相連的。

本文摘錄自:
《教出快樂孩子: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39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