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5日發表的文章,在各自所擅長的醫學領域中,專科醫生為患者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然而在保健方面,這些專科醫生的建議卻令人感到意外和吃驚。
一、精神科醫生:不服用抗抑鬱藥物⋯⋯
喬安娜・蒙克里夫博士(Joanna Moncrieff),倫敦大學精神病學院高級講師
作為研究精神病學20年的人,我的經驗是不建議服用抗抑鬱藥物。所有的醫學實驗都證明,抗抑鬱藥物僅比安慰劑效應好一點,但並不意味著它可以治療抑鬱症。目前也沒有任何醫學實驗證明,抑鬱症是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衡所引起的。個人認為,抑鬱症是一種極端的情感反應。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找出抑鬱原因所在,有時可以藉助談話交流來改善,或是找到新工作,或是處理好感情問題等。
即使沒有明顯原因導致抑鬱症,也不需服用抗抑鬱藥物。作為精神藥品,抗抑鬱藥物會象大麻或酒精一樣上癮。
二、減肥專家:不支持節食減肥
伊恩・坎貝爾博士(Ian Campell)英國減肥專家、Bodylibrium減肥項目的創始人
所有證據都表明,節食減肥的結果往往是有效期不長。幾十年來,我一直幫助肥胖患者減重。經驗表明,要實現長期成功減肥,就必須明確幾個〝為什麼〞。為什麼無法停止吃甜食?為什麼鍾愛高油脂食物?為什麼飲酒過量?為什麼沒有興趣運動?明確這些問題答案後,才能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減肥的方法有:改變自身行為習慣,結合合理日常飲食和運動,以及設定切實可行的減肥目標等。而諸如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5∶2快速節食法」(每週五天可以吃任何自己想吃的東西,剩下的兩天節食)等單純節食法,只對短期減肥有效,之後體重便很快反彈。
三、心臟科醫生:拒服抗高血脂藥物他汀(Statins)
凱文・查尼爾教授( Kevin Channer)英國謝菲爾德克萊爾蒙特醫院心臟病專家(Claremont Hospital, Sheffield,UK)
他汀的確能減少30%的中風和心臟病突發機會,是有好處,但實質並不多。對我來說,除非自己本身有中風或心臟病突發的危險,才考慮服用。作為一個60歲,身體健康又不吸菸的人,按照醫學統計結果,我每年中風或心臟病突發風險僅為1%左右,他汀僅可幫助將風險降至0.7%,僅此而已。然而其副作用卻是肌肉痠痛、全身虛弱和腸胃不適等。只有發病風險在3%或以上,才考慮服用他汀。
另外,針對中風和心臟病突發的治療,我會服用降血壓藥物。
四、內科醫生:無需刻意補充維生素C
喬治・萊維斯(George Lewith)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健康研究教授、內科專家
維生素C可能不會縮短感冒時間,但也沒有證據顯示維生素C能預防感冒。如果你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從大量蔬果中攝入足夠維生素C,人體免疫力自然會增強。如果服用維生素C劑量超過每日推薦量500%的,那純屬浪費。
五、病理學專家:不輕易做PSA檢查
理查德・阿布林(Richard Ablin)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授
前列腺抗原(PSA)是前列腺特定抗原,尚未在其它器官重發現這種抗原。測試PSA可發現在前列腺切除後,體內是否依然有癌細胞殘留。通過PSA測試診斷前列腺癌的做法是一大錯誤。PSA高可能表明男性患者有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通常為良性)。應該接受PSA的患者包括:接受前列腺癌治療的病人、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者、直腸指檢結合診斷前列腺癌檢查的人。濫用PSA檢查會給病人帶來過度治療,以及不必要的創傷性檢查。
六、骨科專家:中年人別跑馬拉松
傑里米・萊瑟姆(Jeremy Latham),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醫院髖關節整形外科醫生
平時不經常運動的中年人,突然參加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極易導致膝關節、腳踝和髖骨關節嚴重磨損。人到中年要想減肥和保持健康,最佳方法是快速行走、游泳或騎自行車等,這些運動都有益關節健康。我每週做2~3次劃旱船運動,這項運動有益心臟和全身健康,而且不會過度損傷關節。
七、營養師:不吃減脂食物
海倫・邦德(Helen Bond)英國營養師
我從不吃標籤上有「減脂」字樣的食物,也不許自己的孩子吃。減脂蛋黃醬或減脂乾酪等所謂「減脂食物」其實脂肪含量依然很高。應該選擇低脂或脫脂食物,比如酸奶等。購買低脂食物時,還應該注意其糖份多少,糖攝入量多同樣不利健康。
八、哮喘專家:少用緩解類藥物
邁克・托馬斯(Mike Thomas)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呼吸醫學與哮喘護理教授
很多哮喘患者過分依賴緩解藥物吸入器,一旦離開這類藥物,就會驚慌無措。但緩解類藥物,只適用於急性發作時控制癥狀,並不推薦長期使用。此外,還有些患者採取大劑量口服類固醇來控制哮喘,這會導致骨頭密度降低,並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病的危險。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緩解類藥物,並通過簡單的呼吸訓練與控制焦慮的方法來改善癥狀。這些自控方法有助於哮喘病人減少藥物使用量。
九、產科醫生:反對在家分娩
莫妮麗・戈拉拉(Moneli Golara)英國巴內特醫院產科醫生
先兆子癇(重度妊娠高血壓)等情況主要發生在頭胎生產,一些危險只在分娩過程中出現。這些危險雖然罕見,但換了是我,絕不會選擇在家裡生第一個孩子;會選擇醫療軟硬體齊全的醫院分娩,一旦發生意外,能確保及時得到處理。
十、睡眠專家:很少服安眠藥
古伊・麥道思博士(Guy Meadows)英國睡眠專家、睡眠學校創始人(The Sleep School)
安眠藥會降低人對自身睡眠能力的信任程度,並最終導致“不吃安眠藥就無法入睡”的錯覺。安眠藥副作用有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和感覺頭腦昏沉等。近期研究發現,安眠藥會使死亡危險率增加4倍多。另外,服用安眠藥僅可使睡眠時間增加20~30分鐘,相比之下弊大於利。在某些情況下,對於嚴重睡眠困難,安眠藥能發揮一定的緩解作用。對大多數人而言,睡眠問題並沒有嚴重到如此地步,因此無需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