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十大黃金法則
一、尊重他人。
無論與你交往的人身份多麼卑微、形象多麼猥瑣、言行舉止多麼怪異、愛好習慣多麼讓你難以接受,你始終能尊重他,待他如一個與你平等的人,你就能獲得他對你的尊重。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誠然我們不是聖人,不可能徹底擺脫世俗的影響。只是我們需要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提醒自己逐漸以平等心待人,則會在人際交往中比較順暢,少些挫折。
二、傾聽並恰當地給予回饋。
在與人交談時,要專注,積極傾聽他的談話,不時地給予適當的回饋和提問。傾聽表示尊重、理解和接納,是連接心靈的橋樑。傾聽還體現在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在別人漫無目的地談話時,禮貌地轉換話題或結束話題。在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時,首先要認可當事人的想法,再禮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就會在表明觀點的同時避免了衝突,不傷及彼此的關係。
三、不吝嗇自己肯定和讚揚的話語,學會真誠地讚美別人。
看到其他人身上的優點或者美麗的外在變化時,大膽地給予讚美或認可,會給對方帶來歡樂。這種歡樂和諧的氛圍會影響到其中的人,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輕鬆融洽。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和賞識。讚揚能讓人身心愉悅,精力充沛,還能激發自豪感,增強其自信,有助於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認識自身的生存價值。
但讚美要有的放矢,要真誠和有感而發,讚美絕不等同於恭維,既不是拍馬屁,也不是阿諛奉承。讚美時切忌誇大其詞、不著邊際和虛偽做作,否則,讚美會失去其作用。另外,不能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當面說人好話,背後說人壞話,或傳遞其他人之間相互指責、詆毀的話,勢必引發他人之間的矛盾。
四、學會寬容和諒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看我們自己,毛病與優點並存,其他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與人交往時,不要總是看到別人的短處,想想他人的長處。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無是處的人,就像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一樣。對於別人的錯誤甚至無理取鬧,不要揪著不放,得理不讓人,斤斤計較,針尖對麥芒。不寬容對方,以牙還牙或者堅決對立,那麼隔閡就會越來越深,人際關係只會越來越緊張,對人對己沒有任何益處,只會增加更多的麻煩。可見,苛求他人就是苛求自己,寬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
學會原諒別人,能避免許多煩人的糾紛,路就會越走越寬闊。古語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容人者,人容之。但原諒不是無原則的忍讓,不是好壞不分、軟弱可欺。
五、適當地替他人著想,切忌自我中心、損人利己。
人首先是一個自私的動物。你看那個孩子會把自己好吃的東西主動讓給別人?因此,自私是人的本能。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首先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同時我們又會非常討厭那些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犧牲他人利益的人。因此,在爭取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要不斷兼顧到他人的利益,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受人歡迎。
切記也不要做那些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會換位思考,常想如果自己處在他人的位置上會怎樣,就能理解他人的反應,也就不會出現強求別人做到連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六、遵守所在群體的基本規則。
遵守群體規則,即意味著尊重關注他人的需要。不要因為自己影響到其他人,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七、關心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
每個人都難免有困難,需要他人的説明。一個不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很難要求別人幫助他。主動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去説明他,當他人遭到困難、挫折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他人出頭露臉或獲益的機會。時時能給別人關心、幫助和支援,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得到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八、保持獨立自主與謙虛的品質。
與人交往時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人云亦云、趨炎附勢,更不要驕傲自滿、目空一切,不要總是與人抬杠。無論是否有理,總要找出依據說明自己如何有理、對方如何無理,處處、事事、時時要顯示自己高明、自己是勝利者。長此以往,則會很難讓人容忍,埋下隔閡與不滿。
九、保持微笑。
微笑和些許幽默有助於增進交流。
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這個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性格、愛好、習慣和信仰會迥然不同,各有各的魅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惡,會有自己對人對事的看法,因此,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要求別人。需要避免在沒有深入交往的情況下,單憑第一印象或斷章取義的某句話就對一個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妄下斷語或猜測。
另外,我們很容易看到一件事情或一個情形的陰暗面,但重要的是挖掘其積極面、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才能找到貼近現實的解決辦法。
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儘量多地按上述原則行事,則會發現我們原來是一個頗受人歡迎的人。但需要提醒的是,現實生活中,有人喜歡我們,就會有人對我們無所謂甚至討厭我們。這就是現實社會,我們不要期望人人都喜歡我們,因為這根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