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水」消水腫蔚為風潮,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外食族鈉攝取過多,常致下肢水腫,而紅豆水中含鉀,可促進排鈉及利尿而消腫。
彰基血管醫學中心營養師蔡玲貞則表示,民眾自煮紅豆水中營養成分有限,吃紅豆較能完整攝取鉀、纖維素、蛋白質等養分。
⋯⋯北市醫松德院區營養師陳淑美強調,紅豆水及紅豆湯或有消腫效果,但無助消脂及減肥。
吃太鹹易水腫!
「現代人外食比例高,造成鈉攝取過多,是容易水腫主因。」劉怡里解釋,成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約6克,但國人常吃白吐司、夾心餅乾、餃類、湯品、醬料等食物,導致男性平均達11.8克、女性為8.9克,都已過量;若透過紅豆水適度補充鉀,可藉體內「留鈉排鉀」作用排出過多的鈉,進而緩和水腫。
劉怡里建議,民眾自煮紅豆水,可選用顆粒較小、皮色較深的「赤小豆」品種,價格雖偏高,但營養成分較豐富。
蔡玲貞則對自煮紅豆水中含有的營養比例持較保守態度,她解釋,雞湯中含普林、脂肪及少量礦物質、維生素,但若要獲得蛋白質,仍得吃雞肉。
北市醫林森中醫科主治醫師申一中贊同表示,多喝水就能促進排尿,因此紅豆水的利尿效果,恐不及紅豆湯或紅豆飯。
喝紅豆水不如吃紅豆!
紅豆水與紅豆湯的差異,是煮紅豆水不能煮「破皮」,否則豆仁中澱粉釋出,多喝還可能發胖。
劉怡里指出,若煮破皮,則可連皮食用,唯須控制熱量,5至6湯匙紅豆約等於半碗白飯。
陳淑美說,紅豆富含纖維素及鐵質,對長者或貧血患者有益,偶爾可取代米飯、每餐吃半碗至1碗,做為澱粉攝取來源。申一中則提醒,吃紅豆仍不宜過量,坊間販售的紅豆湯,每週最多喝2次為宜。
部分女星將紅豆水當開水喝,引起民眾仿效;申一中表示,過度攝取紅豆富含的鉀、鎂等離子,未必有益健康。陳淑美強調,部分慢性腎臟病患者需限制磷、鉀攝取,包括紅豆等穀類的食用量,應由醫師評估。
劉怡里分析,國內尚無每日鉀攝取建議量,美國為4千7百毫克,世界衛生組織則約為3千5百毫克,且一般人可藉排尿排出鉀,因此每天若喝下1至2瓶市售瓶裝紅豆水,尚無過量疑慮。
申一中指出,除紅豆外,綠豆及俗稱「龍鬚」的玉米鬚,也都有利尿功效,可與紅豆交替食用。
劉怡里說,民眾自煮綠豆水、黑豆水,也能消水腫,而紅豆水含鐵,較適合生理期女性及孕婦飲用。
陳淑美則提醒,網路上流傳紅豆水有助減肥,但事實上消腫或體重略減的原因,是排尿量增加所致,體內囤積的脂肪並未減少,因此紅豆水無法做為減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