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單身的浪漫,質數的浪漫

2015021500:54





質數的浪漫


質數是指因數只有1和本身的正整數,如2、3、5、7、11等,隨著數字越來越大,兩個相鄰質數的差距也越大。很多人常說,質數是孤獨的,像是單身的人,隨著年紀越大,彷彿越孤獨、跟別人距離越遠。


許多人常鼓勵單身的人說,嘿,不要灰心,你一定會找到伴的,嘿,不要氣餒,一定會遇到真愛的。質數的距離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跟我們會不會找到真愛,或者至少不孤單一樣沒有答案呢?
看到一則報導聊到「質數」。

關於質數,新聞上是這樣提到──「古希臘數學家歐基里德證明質數在自然數中有無窮多個(質數是指因數只有1和本身的正整數,如2、3、5、7、11等)起, 隨著數字越來越大,兩個相鄰質數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在數列中也越來越稀疏。」

也因如此,很多人常說,質數是孤獨的。它沒有辦法跟任何人相配,像找不到伴侶的單身男女。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看起來,彷彿越來越孤獨、跟別人距離越來越遠,沒有盡頭。

可是,報導上也說著,百年來,數學家猜測,在無限大的兩個相鄰質數,其差距應該是有限的,但一直無法證明。

就像許多人常常鼓勵單身男女說,嘿,不要灰心,你一定會找到伴的,嘿,不要氣餒, 一定會遇到真愛喔。

質數的距離到底存不存在,誠如我們會不會最終都可找到真愛,或者至少不孤單一樣沒有答案。

誠如我引用了上百次,王爾德在《溫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 A Play About a Good Woman》劇中那話:「真愛就像鄉間鬼魂,人人都聽說過,卻沒人真的見過。」

可是,報導上說著:「找到答案了。」

新科中研院士張益唐發現了,質數的差距,是有限的「不管多大的相鄰質數,兩者的差距一定小於七千萬。」

這是個偉大的學術發現,兩千年來的巨大改變。但像我這種如法國導演侯麥,電影《夏天的故事 Conte d'été》那個女服務生笑言自己的工作是「研究人類」的傢伙。看到新聞時只想著:「啊,無論如何,在七千萬人中,必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半啊;再怎麼看不到盡頭,原來,最遠最遠,只是隔七千萬嘛。
單身的浪漫,質數的浪漫
質數,不是無窮無盡的孤獨啊!」

如此一想,質數突然浪漫了起來。

原來,寂寞不可能沒有盡頭的,在茫茫人海中,總會在有限度的距離裡,發現彼此。
 
敬,每個「質數」。

後記:被我戲稱為「活動維基百科」的朋友看完文章跟我說,在張益唐博士發表論文後一年, 被發現最大質數跟次質數,相減的距離是246,我笑稱:「所以現在是代表隔了兩百四十六人就可以相遇嗎?」他說:「寂寞的盡頭是七千萬,似乎比較浪漫啊!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貝莉
生命中,永遠有無法放棄的夢想與堅持,還有愛,而那些,是畢生的課題。
 
出版作品:
《OL工作戀愛事件簿》(時報出版)、《Single War》(聯合文學)、《戀愛是種邪教》(圓神出版)、《真愛是種信仰》(圓神出版)、《我親愛的台北》(時報出版)、《帶不回家》(本事文化)、《既然愛情留不住》(推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