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每天10分鐘,療癒孩子受傷的心

2015040811:11






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每天10分鐘,療癒孩子受傷的心

상처 주는 것도 습관이다: 불안과 결핍을 성장과 치유로 바꾸는 엄마의 마음멘토링

  • 定價:360
  •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國內綜合排行榜第 6名/家庭生活類第 1名
      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人,不是別人,是媽媽;
      而能夠治癒小孩心理的,不是心理治療師,正是媽媽。
      這是作者身為資深心理諮商師的多年臨床結論。
      這本書獻給所有雖然很愛孩子,
      卻不知該怎麼正確引導他們而備感挫折的父母。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心理傷害遠比生理傷害來得多,其中最令人遺憾的是,往往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媽媽。媽媽們一開始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造成寶貝孩子的心理傷害,但到後來則是明知會傷孩子的心卻早已習以為常。媽媽的一個小習慣,就能讓孩子變得不一樣。作者強調,媽媽每天花10分鐘與孩子的心理交流,效果遠大於讓孩子去見心理治療師!

      這對於同樣為人母又身兼諮詢專家的作者來說,總是感到十分惋惜。雖然媽媽是第一個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人,卻也是能夠治癒他們的最佳治療師。媽媽們只要能習得諮詢師的一點點技巧,就能看見孩子的明顯改善。要是可以在家中而非心理治療室裡,由最疼愛心肝寶貝的母親,親自將小孩的焦慮與孤僻轉換成成長與治癒的話多好呢?

      首先,要幫助孩子,媽媽們得先認識自己。本書先帶著媽媽從根本檢視自己,是什麼內心狀態讓自己做出自己不滿意的教養行為。讓媽媽把自己準備好來當孩子的心理諮商師。本書核心在作者針對孩子讓父母頭痛的8個行為,提出為期10週的具體輔導計畫。這些行為包括孩子固執愛反抗、有攻擊性、專注力不足、容易有衝動行為、拙於人際關係、兄弟姐妹嚴重爭吵、憂鬱缺乏動力、消極的小孩。作者透過每一週的活動及對話設計,循序漸進引導讀者挖出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修復孩子的心理傷口,讓孩子成為心理健康、態度正面、行為得宜的快樂小孩。並穿插許多給母親的TIPS,讓進行過程更順利,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更融洽、更親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林淑(이임숙)


      1963 年出生於釜山,成均館大學兒童心理與童書研究所畢業,現為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以及溝通專家。目前在諮商中心、地區兒童中心、學校等各種機構,以童書閱讀、表達真實情感與想法的心情寫作方法,進行治療、研究與演講。現任「父母角色訓練(PET)」、「青少年自我成長訓練(YQMT)」、「青少年領導角色訓練(YET)」課程講師,也是「陽光森林讀書治療研究所」所長。

      著有《孩子不斷長大,父母卻老是說著同樣的話》,榮獲 2013 年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教養圖書獎;《超簡單心情寫作》,獲選為 2012 年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教養書籍;《媽媽親自執行的讀書治療》──2009 年韓國刊物倫理委員會優秀著作獎;以及《讓我的小孩愛上讀書的幾個問題》、《有夢想的媽媽比較會帶小孩》、《閱讀治療的真相》(共同著作)等書。

    譯者簡介

    尹嘉玄


      韓國華僑,出生於釜山,政大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職遊戲公司擔任國際事務、出版社韓文編輯,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一天15分鐘,改變人生的整理術》、《釜山,3天2夜小旅行》、《我是朴槿惠》、《安哲秀的想法》等書。
     

    目錄

    推薦序 媽媽也會傷害孩子    吳娟瑜
    台灣版序  愛他,就要懂得照顧他的心靈
    前言   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正是媽媽
    Part 1  造成孩子心理傷害是一種習慣
    1.真心話大冒險, 探索孩子的真實內心
    ◎給媽媽的Tip:重新檢視媽媽的自尊心
    2.問題多多,我的小孩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3.再好的心理治療,也比不上媽媽的溫柔
    ◎給媽媽的Tip: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
    4.孩子的心理治療,媽媽親自來試試?
    ◎給媽媽的Tip:用信任取代質問

    Part 2  每天十分鐘,運用這些技巧
    5.從了解孩子的心理開始諮商
    ◎給媽媽的Tip:媽媽的心理諮商,該進行多久?
    6.媽媽的治療重心在對話
    ◎給媽媽的Tip:專注於當下進行對話
    7. 極大化治療效果
    ◎給媽媽的Tip:打造家裡的心理治療室

    Part 3 轉換孩子行為的十週成長計畫
    8. 消除孩子心理傷害的十週成長計畫
    ◎給媽媽的Tip:對話的開端決定對話內容
    9.將無理取鬧的小孩變成最可愛的小孩
    10.將具攻擊性的小孩變成充滿能量的小孩
    11.將低專注力的小孩變成高專注力的小孩
    12.將行為衝動的小孩變能自制的小孩
    13.將不合群的小孩變成社會性化良好的小孩
    14.將愛爭吵的小孩變成兄友弟恭的小孩
    ◎給媽媽的Tip:讓孩子找回平靜心情
    15.將憂鬱的小孩變成自信有活力的小孩
    16.將消極的小孩變成行動積極的小孩

    Part 4 讓孩子擁有自癒能力
    17.自尊感強的小孩有自癒能力
    18.給孩子美好的語言
    19.懂得享受學習樂趣的孩子
    20.知道自己想學什麼的小孩
    21.治癒孩子心理的同時,媽媽也成長了
    ◎給媽媽的Tip:專屬爸爸的心理治療
    22.媽媽的實踐守則
    <附錄:推薦書單>
    改變孩子行為態度的繪本
     
     

    推薦序

    媽媽也會傷害孩子


      「媽媽也會傷害孩子!」沒有比這句話更令人驚嚇了,作者李林淑女士是韓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在本書前言就提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傷害』的次數遠比生理傷害多,而令人遺憾的是,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不是別人,正是媽媽。」

      媽媽不是最愛兒女的嗎?不但犧牲睡眠,甚至犧牲個人前途,就是渴望給兒女最好的照顧,給兒女最好的引導,有時還不惜犧牲婚姻,為的就是阻止老公傷害自己的兒女……。

      為什麼作者反倒是說出了對「媽媽」最沈重的指正,究竟她的出發點在哪?她的證據在哪裡?

      當我慢慢從書中的指正沈澱下來,逐漸從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獨具慧眼,因為她從輔導的諸多案例抽絲剝繭後,終於釐清了親子關係中,有個微妙而不易覺察的狀況──媽媽有可能是兒女身心成長過程中的迫害者。

      李林淑女士說:「媽媽們一開始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到後來,則是明知會傷害孩子的心,但卻習以為常。」

      講到這裡,我就很有感覺了。

      明知傷害,卻習以為常?

      記得有一回,演講後,一位焦慮不已的媽媽追在我身邊來詢問:「為什麼我對放學到家的兒子說話,他卻一直說妳很煩耶!」

      我好奇的問她:「請問兒子多大了?妳是怎麼說的?」

      媽媽說:「兒子十六歲,已經高中二年級了,我只是問他你今天上課乖不乖?老師講的課聽得懂嗎?有沒有跟同學吵架?」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拉著這位媽媽的手說:「來,妳要悔改。」

      「咦?」這位媽媽睜大了眼睛,並且發出疑惑的聲音。

      我立刻告訴她:「妳很關心妳的兒子,這個出發點是對的,但是妳忘了,他不再是baby,當他感受妳把他當成小兒童在問東問西,他本能的就會反抗了;妳要練習和他用men’s talk的方式。」

      「什麼是men’s talk?」媽媽好奇地問。

      「例如:『嗨!兒子回來啦,好好吃個飯吧!』,或是『看起來今天課業頗多,加油!』,也就是乾淨俐落的表達,讓他感受到的是,他是一個獨立個體,他有被支持、被尊重的感覺。」

      不少媽媽確實很認真成長,到處聽演講,參加讀書會,也學習親子教養的溝通技巧,可是為什麼這麼用心,卻反而成了兒女心靈上的加害者呢?

      我發現有三個可能因素,因素之一,是大部分的媽媽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並沒有學到正確的教養技巧,以致於個人盲目摸索中,不自覺的運用了錯誤的互動模式。

      因素之二,現代社會瀰漫著僧多粥少的氛圍,孩子從小必須在不斷的競爭中往上爬,如何考上好學校,如何找到好工作,如何登上顛峰……,這使得媽媽們不知不覺對兒女就有了破壞性語言,或精神上的壓力。

      因素之三,在東方社會,似乎「女人」在家裡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尤其若嫁給了大男人的丈夫,那麼,女人不但要做盡家務,還要把「媽媽」的角色發揮到淋漓盡致,也難怪校門口常看到為兒女送午餐的媽媽,街頭上有著騎摩托車載兒女去補習的媽媽,還有匆匆忙忙擠在車陣中要接兒女下課的媽媽。

      可以說,媽媽背負了教養孩子的重責大任,還可能要面對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老公丟來的一句話:「妳每天在家,是怎麼教孩子的?」

      知道了吧,莫怪天底下許許多多的媽媽,不知不覺捲入了教養子女的重責大任,卻又吃力不討好,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更不明白是否來得及挽救親子關係。

      「媽媽,妳最了解我了!」不是夢

      《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這本書,正好提供許多精闢的見解和方法,讓媽媽每天花十到三十分鐘和孩子互動,多注意孩子的「行為動機」,而不只是看到他們的「行為表現」;多用「治療式對話法」讓孩子自我察覺積極改進;還有善用「閱讀治療」、「寫作治療」、「打破報紙遊戲」、「氣球遊戲」、「照片治療」、「棉被遊戲」、「皮球遊戲」等各式各樣的互動方式,讓孩子學習在媽媽面前是可以真心表達自己,是可以有疑惑,是可以有意見,是可以共同成長的。

      還擔心孩子吵鬧不休嗎?
      還在懊惱孩子不懂事嗎?
      還陷在孩子不能自動自發的困境嗎?
      還操心孩子整天不說一句話嗎?

      媽媽們只要按著書中的步驟,循序漸進的調整,一定可以看到孩子的眼睛亮起來了,身體也靠過來,甚至還在妳的耳朵旁悄悄的說了聲:「媽媽,妳最了解我了,謝謝妳!我愛妳!」

      沒錯!

      媽媽難免會犯錯(哪一個人不曾犯過錯呢?),我自己也曾經是個不及格的媽媽,讓兒子捏緊拳頭跟我吵架,說穿了就是,我也曾經用不當的語言和行為去傷害自己的孩子,如今回想起來,如果能更早學到本書中的諮商技巧,相信親子關係會提早修補好。

      總之,「為母則強」,媽媽為了子女的幸福,為了子女的前途,絕對願意說改就改,沒有第二句話,所以,打開本書,好好學習如何做孩子的心理諮商師吧!屆時,妳一定會發現,不但孩子受益,連我們做媽媽的,也可以治癒小時候那個心靈受創的「內在小女孩」哦!

    吳娟瑜
    (本文作者為情緒管理專家及作家)

    前言

    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正是媽媽


      「哎呦,受傷了吧。來這裡,媽媽幫你擦藥。」

      孩子的手受傷,媽媽會用消毒藥水、藥膏和 OK 繃幫忙進行治療。在養育的過程中,媽媽會反覆對孩子進行治療。看著媽媽的舉動,孩子也會自然習得緊急處理傷口的方法。然而,如果我們的心肝寶貝心理受傷,該如何處理才好?

      孩子在的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傷害」的次數遠比生理傷害多,而令人遺憾的是,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不是別人,正是媽媽。媽媽們一開始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到後來,則是明知會傷孩子的心,但卻習以為常。

      我希望媽媽們知道,究竟哪些舉動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也願媽媽們可以學習如何治癒心理傷口。一旦知道治療的方法,便能減少傷害。 

      我始終無法忘記十八年前開始學習兒童心理學時,第一次拜訪遊戲治療室的緊張情緒,當時,我滿心期待遊戲治療室裡會有許多治療孩童心理的特殊玩具,但當我推開門進入的那一瞬間,心裡只浮:「喔?這是怎麼回事?跟我家的玩具沒兩樣嘛,在這裡能做什麼心理治療?」。

      唯一感到不同的,只有沙盤與整齊排成一列的各種人物小玩偶。因此,學習期間有個問題一直在我腦中盤旋;「明明都是用相同的玩具陪孩子玩,為什麼媽媽陪著玩就只是『遊戲』,而遊戲治療師陪著玩就成了『治療』?」這個問題隨即被我找到答案。

      原來,重要的不是用什麼道具玩遊戲,而是拿著那道具與孩子們說什麼話、如何產生互動,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甚至,影響程度還不一。於是,我又有新的疑問,「媽媽為什麼不能像心理治療師一樣陪孩子玩遊戲?」

      「真希望我的媽媽也能像醫生您一樣說話。」
      「我也想要和媽媽這樣玩遊戲。」
      「媽媽絕對不可能陪我做這些事。」
      「我媽做不到,她天生就那樣。」
      「我不能要求媽媽做這些,那只會讓她更生氣。」

      從諮商室裡的孩子們口中,多少可以聽出幾分答案,其實,媽媽們只要學會諮商師的方法,一切問題就能解決,只是因為不知道才沒有做到。值得慶幸的是,媽媽們具備的一大特質就是:知道就會做到。

      每次新學期開始,小兒精神科或諮商中心就會被媽媽與孩子們占據,從燈火通明到深夜;大部分來接受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孩子們,都是因為不適應學校生活。要是今天導師對家長說:「小孩和同學玩的時候有一點受傷」,媽媽一定會回答:「哎呀,孩子們玩在一起本來就會受點傷,只要不嚴重,在家治療一下就沒事了。」然而,要是聽到老師說孩子不專心、很散漫,跟同學也處得不融洽,媽媽們就會覺得非常嚴重。

      期許媽媽們也能用平常心,處之泰然的回答:「最近孩子好像有些焦慮不安,回家後我會再試著安撫他。」

      媽媽親自進行心理治療,可以非常簡單又有趣,這段過程,是媽媽用愛心來填補孩子的心靈,同時也將孩子可愛的模樣回填媽媽的內心。像這樣被彼此填滿的心,是不容易受到傷害的,儘管偶爾受了點小傷,也絕對能輕鬆自癒。一天三十分鐘,希望身為讀者的妳,也能透過媽媽治療,使心肝寶貝再次感受到幸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32745
    • 叢書系列:教養心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書摘一
     
    問題行為背後隱藏的四種目的
     
    《阿德勒兒童諮商》(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一書中強調孩子們的破壞行為背後,隱藏著想要獲得關愛、追求權力與優越感、進行報復或以牙還牙、以及假裝不完整或表現無能等四種目的。
     
    1.想要獲得關愛
     
    有時候會發現孩子跌倒時,沒有任何人看他就不會哭;媽媽在身邊時,兄弟姊妹會吵得不可開交,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就會停止吵架;原本只是因小事而你一言我一語,結果媽媽一出現反而變成大聲爭吵。
     
    孩子總是在沒人關心自己時,用哭鬧或爭吵的方式引人注意。倘若其他人展露漠不關心的態度,就會因此受傷或感到被忽視。簡單來說,自己一定要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才會覺得有意義。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關注,這樣的欲望乃人之常情。為了獲得關注而做出更多良好行為時,容易養成興趣且對成長有幫助。然而,會成為問題的情況是,為了獲得關注而出現負面的行為舉止。
     
    做出負面行為的孩子,其實一開始也會透過具建設性的方法努力獲得關注,或許媽媽可能早已遺忘,但孩子一開始一定是自己乖乖玩扮家家酒、堆積木,與弟弟妹妹一起來回穿梭在各個房間,發出可愛的嘻笑聲。但當孩子樂在其中時,媽媽往往是不會關注他們的,正確來說應該是許多媽媽會趁孩子玩樂時,享受短暫悠閒,等孩子開始吵架或哭鬧時,才出面處理。這種在正面行為下未能獲得關注,負面行為才受到矚目的情形不斷上演後,孩子就會自然轉向採取破壞方式來吸引媽媽的注意。
     
    其實,並非小孩原本就問題很多,是因為良好行為不能吸引媽媽的關注所導致。問題行為會依孩子的能量而有不同的展現方式,能量佳的孩子會非常激進,畏縮膽小的孩子則以被動的方式展現問題。如果妳的小孩想要得到關愛的目的非常強烈,不妨從以下四種情況來觀察孩子如何展現問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