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他去了一個邊遠的山區小學支教。一次,他給學生們佈置了一篇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夢想》。在批閱學生們的作文時,他覺得這些山區孩子們的夢想,都不那麼“高遠”,甚至於“渺小”,有的孩子的夢想就是留在這個小山村。
一個孩子說,每天,父親都要到一裡開外的井裡去挑水,途中要經過一座獨木橋,獨木橋很窄,每次我過獨木橋時腿都打顫。我怕父親老了,挑不動水了,過不了獨木橋了。長大了,我要留在這個小山村,留在父親的身邊,接過父親肩上的擔子,替父親挑水,替父親去過那獨木橋。⋯⋯
另一個孩子說,由於家裡窮,買不起新衣服,每天晚上,母親都會在燈下縫補全家人的衣服。母親眼睛不好,每次都是我守在她的旁邊,為她穿針。就這樣,我靜靜地守在母親的身邊,一邊穿著針,一邊看母親縫補著衣服,那感覺真好。我只想就這樣守著,守在這個小山村,守住母親的一生。
還有一個孩子說,奶奶的腿腳不便,而山裡的路又特別難走,每當我看到奶奶一瘸一拐地走在山路上,都會牽出我長長的淚水。等我長大了,奶奶也就更老了,如果我走了,離開了這個小山村,誰又來攙扶奶奶,誰又來陪奶奶一起走呢?
有愛就不卑微,孩子們這些看似卑微的夢想,讓他看到了孩子們愛的天空的高遠與偉大。
從這些孩子他想到了自己,當他懷著愛懷著夢想到山區支教時,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說他胸無大志。過去他也曾動搖過,但在讀了這些孩子們的作文後,他對夢想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有愛就不卑微,當夢從愛出發,再卑微的夢想,也能讓人感動,受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