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的狀態就是一張紙放到水杯裡,水不是“一口吞掉”,而是慢慢浸染。
銹可以慢慢把利刃變成廢鐵,黴菌可以慢慢把華服變成破布。“漸”的力量就是時間的力量。
⋯⋯時光如流水,是 “漸”,在不知不覺中使毛頭小伙子成了中年漢,妙齡少女成了 “大媽” 。
沒有人能打敗時間,所以 “漸”的智慧,就是把要實現的目標,放在一段較長的時間裡來謀劃和實施。
“漸”而能圓
最初踏入社會,難免有些棱角,甚至棱角分明;難免有些鋒芒,甚至鋒芒畢露。
隨著閱歷的增加,知道做事情通常都不容易,沉穩而迂迴,徐徐圖之或許是較好的辦法。
“ 最漫長的迂迴道路,常常是達到目的的最短途徑。 ”
“漸”的智慧告訴我們,慢慢磨合,不要“單刀直入”,不要急於求成,才能“曲徑通幽”,笑到最後。
“漸”而能潤
“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人生的很多事情,如果功利心過重的話,往往欲速則不達,而且使得人生變得緊張忙碌,缺少了從容和閒適。
“漸”的智慧能培養我們的從容心態和樂觀精神,從而滋潤我們的生命。
打兩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有人讀偵探推理小說,總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兇手到底是誰,於是先翻到書的最後幾頁,知道了答案以後才有耐心讀前面的內容,這樣不免失去了猜謎的思維樂趣,少了一份對精神的滋潤!
古代交通不發達,讀書人進京趕考往往要帶足盤纏,長途跋涉,雖然飽受勞累奔波之苦,但是沿途要看多少風景,要和多少人交談,要發生多少故事呢!
“漸”而能悟
據說覺悟的途徑有兩種: “漸修”和“頓悟”。
其實 “頓悟”是建立在“漸修”的基礎上的,經過無數次的“衝關”,終於在某一時刻,到達“臨界點”,靈光一閃,天機顯露,從而大徹大悟。
要想 “悟”,就要逐漸加大“漸”的強度和頻率,以等待那決定性的時刻。
來源:儒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