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功課,是一條既長又彎曲的道路。
沒有誰是生命高手;快樂,是一輩子的學習。
⋯⋯它不教你成為終生笑匠,那只存在於卓別林劇場;而是如何面對人生,面對自己。面對人生一路走來不可避免的挫折、創傷、心碎、困頓、恐懼,面對親人逝去,以及冷靜地面對自己的死亡。
有趣的是現代人相信「快樂」的前提之一是:「擁有愛情」。
但打從2350年前起,所有談論「快樂」的哲學,鮮少包含這一項;惟一勉強有點關聯的是性的滿足。
愛情可以成為文學、電影、詩歌、音樂,讓人歡喜讓人悲,但哲學家們普遍相信「朋友」「自由」「思想」「食物」比愛情重要。
一個英俊又溫柔的男子坐我身旁,和一隻波士頓大龍蝦上桌,我的眼睛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至於朋友為什麼比情人重要?朋友不會妨礙你的自由,她或他可以給予你思想的觸媒,在妳挫折時朋友給妳扶持,她沒有義務隨時可以走開,你沒有權利可以盡情要求。平等及自由,使友誼往往比愛情長存;而且愛情的本質摻雜太多複雜的動物本能及利害計算,友誼相對單純。尤其友誼不太牽涉惱人的佔有、自尊心,嫉妒…這些人一進入愛情,就必須吞飲相伴的發狂事物,並不存在於友誼。
有一份幸福的愛情,挺好;一個人的幸福,也好。
但沒有朋友的人生,代表的是全然的孤獨,自我的侷限;這樣的人不可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