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是在培養一個「迷你版」的自己 』
我們每個人初為人父、人母的時候,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這些憧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些空泛的幻想。
我們會持有一些從來沒有檢驗過的想法、信念、價值觀、假設。⋯⋯
很多父母甚至認為,根本沒必要對自己的世界觀提出疑問,
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於是就不再需要反思了。
如此一來,我們就形成了僵化的思維模式,
在沒有審視自己的世界觀之前,
就期望孩子要按照我們既有的想法去表達他們自己。
我們沒有意識到,把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後代
對他們的精神其實是一種桎梏。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在某方面能力超群,
就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某種特長。
如果你是藝術家,很可能就會敦促孩子去開發藝術專長。
如果你在學校裏是讀書的奇才,
就會一廂情願地希望孩子也聰穎善學。
如果你在學業上並不出色,甚至畢生為學習所累,
就會擔心孩子也和你一樣,
於是竭盡所能地避免他們重蹈覆轍。
我們想把自認為「最好的」教給孩子。
然而,在努力的過程之中,我們往往容易忘記這麽一條:
父母首先應當努力做到的是讓孩子享有身為自己的權利,
讓他們在自己的命運軌跡下生活,
那才是他們人格精神的真實反映。
在兒童的世界裏,充滿了「這是……」,而不是「這不是……」。
他們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潛能的內心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規劃圖。
如果你相信,可以說這是因緣註定。
因為,每一個孩子體內都藏著一幅藍圖,
他們早早地就開始接觸最本質的自我,
同時開始體會自己最想成為什麽樣的人。
我們身為家長,註定要去幫他們實現這些心願。
麻煩的事情是:如果不認真觀察他們,
我們就會剝奪天賜他們的權利,讓他們無法走上最佳的命運軌跡。
我們往往會將自己對前途的規劃強加在他們身上,
那樣一來,我們等於是用自己武斷的想法改寫了他們的命運。
我們往往無法與孩子的心靈達成同步,對此也不必驚奇。
如果連自己的心聲都沒有傾聽過,又怎麽傾聽孩子的?
如果我們做不到感受自己的心靈,
又如何去感受孩子的心靈、傾聽他們的心聲?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自己失去了內心的方向,
想必我們的兒女也將在迷茫和疏離中長大,
甚至不可避免地時常感到沮喪。
一旦同自己的內心世界失去了聯繫,
我們教養孩子的能力就會大為降低,
最本質的力量就會難以發揮;而要想開明地教養兒童,
最需要的恰恰是發揮這種力量。
有一點很關鍵:我們必須認識到,
我們不是在培養一個「迷你版」的自己,
而是在塑造一個具有獨立特征的靈魂。
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卯足精神,
努力把我們自己同我們的孩子區分開來。
我們絕對不能把孩子當成一件擁有物,
只有從靈魂深處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調整好自己,
心甘情願地按照孩子的需求去教養他們,
而不是按照我們的需求去勉強地塑造他們。
對每個孩子的個體需求,我們往往不能滿足。
相反,我們偏向於將自己的主張和期望投射在他們身上。
即使我們有最善意的動機,想要鼓勵孩子做最真實的自己,
但許多家長仍舊會落入俗套,
不經意間將自己的計劃強加在孩子身上。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狀況,
我們需要在理智與心靈之間掙紮一番--
或者可以說是「自我」和「真心」之間的掙紮。
「真心」指的是真實的自我,它是事物的純粹寫照。
教養孩子的過程就好比走鋼絲,
一步走錯就會傷害一個小小的心靈;
同樣,一個適當的鼓勵就可以讓他們在空中昂首闊步。
每時每刻,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有可能打斷他們的進步,
讓他們裹足不前;也有可能讓他們感到振奮,對他們形成促進。
我們的孩子只會忠於他的自我角色,那時候,
他們全然不關心我們這些家長所揪心的事情。
自己在他人眼裏是怎樣子的,有什麽突出的成績,
有沒有優異的特長,表現如何,
這些事情都是成人們全心關注的,孩子卻渾然不放在心上。
孩子不會心思很沈重地看待世間的各種事情,
他們只會一頭紮進經驗的王國裏,
對任何冒險都願意放手嘗試一番。
身為家長,我本人就必須反覆的面對這樣的局面:
女兒就在眼前,期待著我的反饋。
此刻,她就像一個成年人一般,一個和我一樣的成年人,
具有一整套同我一樣的經驗和感受--期盼、希望、興奮、
想象、天才的創意、疑惑的感覺、體味喜悅的能力,
凡此種種與我們並無二致。
然而同許多家長一樣,我也常常受到自己思維模式的局限,
在需要我反饋的時候錯失了機會。
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就會講大道理,好為人師;
如此一來,在孩子獨特而神奇的表達方式面前
就常常顯得懵懂而遲鈍,甚至不曾意識到:
她正在展示一個人間僅有的自我獨創性啊。
摘自『覺醒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