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原生家庭,父母、祖輩從來沒有表達感受的對話和氛圍,所以孩子在其中成長,也沒有什麽表達感受的語境。長大了,表達感受,也就成為了一種障礙。所以,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習慣把感受包裝在事情裏面。總是談事情,不談感受。』
人們最想要的關係品質是什麽?
有很多人內心會有這樣的抱怨,
我所擁有的關係並不能真的滿足我。
無論是父母和自己的關係,還是男(女)朋友
和自己的關係,或者伴侶和自己的關係。
有時候,抱怨的那個人會被對方憤怒地頂回來:
“你到底不滿意什麽?!”
這樣的話語,我們總是聽到:
“媽媽為你操煩了心,你看每天起早摸黑地照顧你,
不讓你做一點家務……”
“爸爸給你解決了那個面試單位的事情,
你還有不好好工作的理由嗎?!”
“我賺的錢都交給你了,又不賭又不嫖,你還想要什麽?”
“不是陪你吃飯逛街了嗎?
你生病了我也第一時間放下工作來了,
你怎麽還是這樣?”
在關係裏,總是表達不滿足的人,
常常會被認為是很麻煩,再嚴重一點,
叫做不懂得珍惜,不知好歹。
可是,也許很多人都沒把這句話說明白——
我要的關係是要滿足我什麽,你知道嗎?
我們最想要的關係,
其實是這樣的一種願望能被滿足——
“我想找一個人,處理我的感受,
而不是,處理我的事情。”
但大家的現實往往是,
每個人都在處理著與你有關的事情,
卻找不到一個人,處理你的感受。
於是即使兩人朝夕相處仍覺得很孤獨。
很多女性常抱怨自己的另外一半
從來不和自己談感受,只談事情。
結果就是“除了討論孩子的事情、父母公婆老人的安排
和買房子還房貸的事情,我們什麽都不說”。
也有來訪者說,自己從不在另一半面前談感受。
“我只能談事情,談感受不知道怎麽開口說話了。”
很多孩子讀到中學出現了心理問題,
因而輟學必須進行心理治療的孩子,
都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和自己最親愛的父母
聊過任何一句感受性的話語。
父母在很長的時間以來,
開口說話的方式只有一種:你應該,你必須。
在一些人的世界裏,
是真的沒有人溫柔關註地問一句,
你覺得怎麽樣?你在想什麽?
煩惱什麽?害怕什麽?
如果關係中連關於感受的對話都沒有,
這樣的關係只能滿足,“被物化”“去心靈”的人。
說得殘酷點,就是這個人作為人的思想靈魂性的一面,
在關係裏的另一個人面前是死的。
剩下的,被對方看到的,
這是這個人成為目標的一部分的功能性的一面。
嗯,就是工具。沒有生命的物體。
生活裏不談感受,父母和孩子只談學習以及學習的目標,
夫妻之間只談財務安排以及孩子,
男女朋友之間或許好些,
戀愛時我們會比較多的談感受——
但是ㄧ旦進入平凡生活中的穩定親密關係裏,
感受則越來越多地被扔到了一邊。
大家在這樣的關係裏,都很不滿足,都很匱乏
——哦,我指的是心靈,不是物質。
在這樣的關係裏,人們還是攜手完成了很多困難的目標的。
比如升上最好的高中、鋼琴八級、常春藤學府、
買了三棟房、升職加薪、維持著婚姻、
每年度假、懷孕生孩子……
你和你關係親密的人,已經多久不聊感受了?
如果你關懷心靈,
讓自己不要在“被物化”的社會裏,
漸漸“去心靈”地活著,
那麽你可以常常問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來重新評估你的親密關係試著調整,
或者,如果真的沒有人讓你可以談感受,
你也要好像魯濱遜漂流到荒島一樣,
自己和自己談談感受。
在保護你的身體健康、讓財富增值、養育後代的同時,
也要保護自己的靈魂,
關注自己的感受,別讓心靈枯竭。
現代人的焦慮、社會的壓力、和周圍人的比較,
讓很多人不得不步伐越來越快的生活。
於是,大家都成為了解決各種問題的小能手,
我們解決自己和他人的問題,
生活就是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再出現再解決,
我們沒有時間,談感受。
有人會說,殘酷的現實面前,
談感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是啊。但是,這也是一種選擇。
不管現實推動你走得多快,
不代表你完全沒有選擇稍微放慢一些自己的步伐,
留一點時間來感受自己,
或者去感受自己身邊那個親愛的人,伴侶,孩子。
不要總是把事情,放在你和另一個人之間。
而是可以讓感受、情緒、體驗,
在你和另一個人之間流動起來。
給感受一個可以流動的時間空間。
這個是可以覺察和選擇的。
在寫作業的催促、練鋼琴的催促、洗澡的催促之後,
用一點點時間,將事情放在一邊,摸摸孩子的背說,
“今天你好像有點煩躁,
願意和我說說你的心情嗎?”
和伴侶聊完了緊鑼密鼓焦頭爛額的生活之後,
有這樣一刻,靜靜待著,感受對方的心跳和氣息,
然後對她(他)說,好久沒聊天了,最近你累嗎?
一定有人看到這裏,會說,別說了!
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嗯,你之所以覺得很不適,
那可能是因為你太久沒有好好的在關係裏,
坦承佈公過感受,可能是因為你的關係裏只有事情。
還可能你試過表達,但被對方築起的圍牆擋了回來;
也可能是你其實根本不會表達感受,
你只會借助事情去責備發洩。
不怪你,別責備自己。
很多人,根本沒有在關係裏處理感受、表達感受、
接納感受的技能,是因為,在原生家庭裏,
在他成長的最初,他的感受就沒有被人好好地處理過。
一個說起來有點悲哀的認知誤區就是:
小孩子懂什麼?實際上小孩子什麽都懂,
他的潛意識就像海綿在捕捉所在環境裏
細枝末節秘而不宣的一切,融刻進自己的潛意識裏,
形成了人格,形成了模式。
的確,在小孩子意識上還不懂,
不會表達,腦袋裏沒有什麽語言概念
甚至還不會清楚說話的時候,有的東西就被固定了。
比如感受模式,這種固定,不是經過意識固定的,
所以後期,也不是經過意識就能改變。
所以長大後人所需要的大部份的身心療癒,
更多的是在對潛意識進行工作。
比如一個小男孩,被人打哭了,
父母不是過去問你為什麽哭,
或者接納他表達的這種委屈的感受,
而是直接羞辱他說:都多大人了,
動不動就哭,像個男子漢?
在這種養育下長大,以後,這個男孩潛意識可能就覺得,
我不能軟弱,我軟弱是羞恥的——失敗是羞恥的,
悲傷是羞恥的,害怕是羞恥的等等。
再比如,一個姐姐拿著自己的娃娃在玩辦家家酒,
弟弟看見了就要搶,孩子之間搶東西其實很尋常,
姐姐死死抓著,弟弟搶不過來要打姐姐,
姐姐也抬手想打弟弟,這個時候媽媽登場說,
“你是姐姐,怎麽連個娃娃也不能讓弟弟玩一下,
這麽小氣!”說著把娃娃一把抓過來給了弟弟,
姐姐眼眶泛淚,媽媽完全看不到。
在這種養育下長大,以後,這個姐姐潛意識可能就覺得,
我的感受表達出來也不會有人認同我,
我的悲傷是不被看見和接納的,
我不重要,別人比我更重要。
當然,還有很多的原生家庭,
父母、祖輩也從來沒有表達感受的對話和氛圍,
所以孩子在其中成長,也沒有表達感受的語境。
長大了,表達感受,也就成為了一種障礙。
所以,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
習慣把感受包裝在事情裏面,總是談事情,不談感受。
犧牲、付出,然後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別人服從,
讚賞,認同,或者不斷為對方解決事情,
以此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獲得滿足感,掌控感。
這就是我們隱晦地處理感受的方式,
隱含在事情和道德之中,扭曲而沈重。
現在說點有正面陽光的,
臉書、朋友圈的點讚其實蠻好的,點讚就是表達。
表達對一個人的看見,或鼓勵,或認同。
當然,更多的點讚,也許只是一種社交禮儀而已。
發訊息到朋友圈,其實就是很多人表達感受的一種方式。
有的人會在朋友圈裏,用情緒圖貼表達一下感受。
然後會收到一些反饋,這就是對感受的處理。
既然關係在裏,伴侶總是處理事情而不處理感受,
假如你還想繼續要這段關係的話,
那麽你需要去帶動對方,
鼓起勇氣,去表達你的感受。
兒時創傷會讓你很畏懼,
你害怕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得到的是無視和羞辱,
嗯,但是你可以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你可以找咨詢師,你可以學習,你可以的,
你不是小時候那個無力的孩子了。
你需要試試。
跟對方說:我其實不大開心,
我其實,有點累,我其實,希望你抱抱我,
聽我說,五分鐘的話。
有人會說,很遺憾,我沒辦法對我的另外一半
說出這樣的話了,以後也不會說。
必須承認,很多人的關係的功能,只是為了滿足安全感。
在這個焦慮的社會裏,湊合著跟一個人一起過日子,
就會沒那麽焦慮,
關係的存在,假如只是為了滿足你的物質安全感,
那麽在需求層次理論上,
你的心靈可能難以在關係中被更多地滿足了,
在只能處理事情的關係裏活,那叫生存。
但,如果你比較強大,如果你比較勇敢,
如果你能夠給自己安全感,
如果你即使遭遇拒絕和冷漠之後
還是試著打開自己、試著表達感受,
假如你希望心靈得到更多滿足,
那麽你就可以去尋找和創造,
能夠處理你的感受的關係,
並給自己時間關注自己的感受,
那才叫做真正關係的生活。
文字:周小寬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