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讓座的公德心是美德,不是義務!圖文/魯皓平(遠見雜誌)

2015041508:44

1 位用戶的相片。
讓座的公德心是美德,不是義務!圖文/魯皓平(遠見雜誌)

試想一下,當你在公車、捷運上遇到一位滿頭白髮的長輩,而你正坐在座位上,你會選擇讓坐,還是裝睡當作沒看到?也許,在台灣的大部分民眾,都會選擇立刻搶著起身,這是台灣最溫暖、也是讓許多國際人士都讚嘆的國民美德。

只不過,當這個公德心漸漸被人認為「理所當然」時,原本出自於好意的善心,都會因此被曲解而變調。

⋯⋯

日前,有一名孕婦因為未買票而暫時借坐他人的座位,當屬於該座位乘客的請她起身時,孕婦卻不以為意,認為「妳只不過是買票時剛好有位置,又不是有多加錢」,引發網友大力抨擊;而在數月前,一名看似身手矯健的年輕人占用博愛座,不讓座的行為讓網友拍照PO文譴責,殊不知那位青年真是身體極其不適,只是外表看不出來罷了。

這種「自以為是的正義」,天天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上演,無形之中,不僅讓真正有需要的乘客無法感受便利,還得忍受他人的異樣眼光。

因讓座而引起的爭議,基本上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買票後在有位置的高鐵、台鐵車上,另一種則是屬於隨機選位的捷運與公車。

在第一種情況上,自己買的座位,本身就有權利要求他人起身離開自己的位置,因為這可能是你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好不容易搶到的珍貴車票,不論對方是老弱或婦孺,都不代表你有這個義務需要讓位給對方,你花了錢,那就該是屬於你的,尤其是在長程的班次上。

在這個社會上,許多人經常恃寵而驕,自恃自身的弱勢,而以高傲的態度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禮讓他,但其實真正的愛心,應該是發自於我們內心的由衷關懷,並不是向人「要求」而來的,一旦這種心態持續蔓延擴散,會有愈來愈多人不願主動幫助別人,深怕自己的禮貌,反倒招致他人的利用。

第二種情況,則是博愛座的設計,這種貼心的設置原先是為了給與老弱婦孺有更多的座位空間,只是,卻變成讓許多有「隱形需求」(頭痛、發燒、生理痛、腳扭傷但還不需要拐杖等)的乘客,無緣無故被貼上「沒公德心」、「沒愛心」、「裝睡」等等批評,無疑是對其最嚴重的誤會與汙辱。

博愛座的設計,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乘客,而不是被人用來伸張自身正義的舞台,真正的理想社會,應當是所有的座位都是博愛座,一旦見到他人有需要,就挺而起身讓座,而不是看到一個看似健全的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其他坐在一般座位上的人就有群起撻伐他的權力。

讓座與否,憑藉的是自身的公德心與身體狀況,如果你身體不適,又要久站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看到一個中氣十足,全身登山裝備的老人時,你又是否真的該讓座?倘若不讓坐,你又會受到怎麼樣的異樣眼光看待呢?

讓座的公德心是種美德,但絕對不是一定必須遵守的義務。人人可以自由心證,憑藉著自己的良心,去判斷自己該不該讓座,而不是害怕、擔憂他人的異樣眼光,而在自己有難以忍受的痛楚下繼續久站。

如果下次,你再看到有「看似健康」的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時,與其直接發揮「正義魔人」的態度去指正,倒不如仔細觀察看看對方的狀況再作決定。而老人也不該倚老賣老,認為年紀大別人就應該讓位,而以不禮貌、指責的語氣教訓他人。

這是個互相的社會,當你尊重別人,別人自然會體諒你,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