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

2016022610:37

禪、淨、密のHome 的相片。
【“缺”錢】

錢是什麼?我們每天都要花錢,所以有必要知道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問題是我們都知道嗎?對錢的熟悉感可能會使我們忽略了錢事實上是很奇怪的一樣東西,同時忘記了它又是如何利用了我們。

一張美鈔是什麼?不過就是一張紙,不能吃,不能騎,也不能睡在上面。銀行帳戶上的數字也一樣,不論是它自身還是內在,從字面上看沒有任何價值,也的確什麼都不是。但錢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那是因為我們做出了這樣的共同決定——認為它最有價值。這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並且經過法律強制規定的價值象徵。人類學家韋斯頓•拉巴爾稱之為“習以為常的精神病”,“整個人類同時在做一個約定俗成的夢”。有時,這個夢會無可避免地變成噩夢。

⋯⋯

危險在於:在人們的心理認知中,手段和目的常常被顛倒,以至於手段變成了目標。正如叔本華所指出,金錢是抽象的幸福,所以無法擁有具體幸福的人會全身心關注金錢。記得邁達斯和他的點石成金麼?這個傳說寓意深遠,甚至對今天更有借鑒意義,因為我們的世界已經比古希臘更加貨幣化。金錢最終正在淪落為“凍結的欲望”——不再渴望某樣具體的事物,只是泛泛地想要更多錢。金錢將我們獲得渴望之物的可能性符號化。因為我們通常認為幸福就是滿足所有的欲望,所以金錢成為獲取幸福的象徵。這種思維方式經常以潛意識的方式運作,但控制力卻絲毫不差。

當然,邁達斯會被今日之大眾所認可——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點“邁達斯”情結。生活在一個看重即時可兌換性的世界裡,我們的真實感受常被忽略,我們被銀行裡的魔法數字或萬貫家財的形而上價值所迷惑。比起用心體會一杯酒的感官品質,我們更關注它值多少錢,以及它是否能體現出我們的品味不凡。

時至今日,金錢至少有四種功用。因其作為交易媒介不可或缺,所以也發展成為我們的價值倉庫。過去以牛、穀倉、僕人和孩子來衡量財富,但金、銀——當今的紙幣和銀行帳戶——有自己的優勢,它們不會耗損,至少理論如此。金子甚至不會腐壞,它是不朽的。這在一個被無常和死亡折磨的世界中是多麼有吸引力!

資本主義巧妙地扭曲了概念,讓人們上癮。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這個觀點在過去對很多人來說,不僅會遭到質疑,甚至可以說是不道德的。當然,資本主義本身就是基於資本之上的經濟:錢是用來賺更多錢的。這驅使著如今非凡的經濟結構更加有活力。消極面是不管你賺多少錢,都會被用來再投資,前提是你永遠不能擁有太多。

這在精神層面演化為:你將永不知足。溫莎公爵夫人說過,人永遠不會太瘦或太有錢。若果真如此,那就意味著一個人只可能總是太胖而且太窮。這個說法當然不對:如果像著了魔一般不知滿足的話,一個人是可以非常瘦,同時也非常有錢的。這使得不平等現象日益嚴重,進而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天中你能吃幾餐飯?出去時你需要幾輛車?但資本總是能夠被用來累積更多的資本。你在福布斯500強名單上排名幾何?

我們為何陷入了這種偏執?對於被金錢損惱的我們,佛教中“無我”的教導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視角。自我的感受是一個複合體,由慣性思維、情緒、行為、反應、記憶、計畫、動機等組成。這些都是過程而非物體,也即意味著他們所構成的自我本就不可靠,本質上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可靠的。所以我們對自我的感受會被一種匱乏感所折磨:“我”對自我存在的核心感到空虛,就像是我哪裡有問題了或者我生命中失去了什麼的那種感受。但通常情況下,“我”並不瞭解這種感受的來源。相反,“我”將它向外投射,沉溺在那些讓我相信有更“真實”感受的事物裡,比如一摞摞的鈔票,以及它們能買到的所有物品。

這個觀點直指金錢的第四個功能——它已經成為我們最重要的“現實符號”和保障自我的最佳方式,用來對付“我們事實上並不存在”這個令人痛苦的直覺。在過去,當我們懷疑“自我”虛無縹緲時,會去寺院或教堂,通過與神連接來試圖找回自我。而現在我們開一個儲蓄帳戶,在股票市場投資,在經濟上尋求自我。

無需多言,業力迴圈是存在的。我們越看重金錢,越用它來進行價值衡量,就越會發現它被用來衡量我們自己。我們最終被我們如此看重的符號所操縱。從此種意義上來說,問題並非是我們太物質主義了,而是我們還不夠物質主義,因為我們被金錢的象徵意義先入為主了。我們昏頭昏腦地迷戀金錢的力量和狀態,勝過了錢能買到的實際物品——一輛價值不菲的汽車本身所帶來的愉悅與力量,總是比不上擁有一輛瑪莎拉蒂跑車所帶來的象徵含義。女人們買1萬美元的手袋不僅僅因為它們價格昂貴,還因為它們象徵著身份尊貴:“我是擁有路易士•威登的那類人!”

這種炫耀性消費的基本難處在於:我們試圖通過抓住外在的東西來解決精神問題——也即是個體存在核心中的“虛無”,而這種辦法永遠無法給予我們所渴望的真實感。我們通過勤奮工作來獲得一大筆存款,以及所有這個社會告訴我們會讓我們幸福的東西;然後呢,我們仍然不明白為何這些不能解決我們的缺失感。原因仍然是我們擁有的不夠多麼?

對於這點的另一種闡釋是,金錢不是一樣物品,而是一種過程。或許用“能量”來說明是最易懂的,因為能量事實上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那些明白了金錢只是一個社會構建符號的人們,可以睿智而慈悲地使用它。那些認為利用金錢會找回真實自我的人,反而會被金錢所駕馭,他們孤獨的自我感緊緊抓住的是一張空頭支票——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期票。

作者簡介:
大衛•洛伊是一位禪修導師、作家,生態佛教組織的董事會成員。他參與編輯了《佛教對氣候危機的回應》一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