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

2016082810:58

Niseema Tsai 的相片。
~ 「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看,
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於得到,而不習慣於失去的。
呱呱墜地,我們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後,⋯⋯
我們不斷地得到:從父母得到衣食、玩具、愛和撫育,
從社會得到職業的訓練和文化的培養。

長大成人以後,我們靠著自然的傾向和自己的努力繼續得到:
得到愛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錢、財產、名譽、地位,
得到事業的成功和社會的承認,如此等等。

當然,有得必有失,我們在得到的過程中
也確實不同程度地經歷了失去。

但是,我們比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應該的,
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

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
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
我們暗暗下決心要重新獲得,以補償所失。
在我們心中的藍圖上,
人生之路彷彿是由一連串的獲得勾畫出來的,
而失去則是必須塗抹掉的筆誤。
總之,不管失去是一種多麽頻繁的現象,
我們對它反正不習慣。

道理本來很簡單:失去當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現象。
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看,
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

我們遲早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
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得到的一切。
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災人禍造成的意外損失,
但也是無所不包的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
Niseema Tsai 的相片。

“人有旦夕禍福”,既然生而為人,
就得有承受旦夕禍福的精神準備和勇氣。

至於在社會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尋常遭際了。
由此可見,不習慣於失去,至少表明對人生尚欠覺悟。

一個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於進取心,
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後一蹶不振。

為了習慣於失去,有時不妨主動地失去。
東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說。

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義是教人去除貪鄙之心,
由不執著於財物,進而不執著於一切身外之物,
乃至於這塵世的生命。

如此才可明白,佛家何以把布施列為“六度”之首,
即從迷惑的此岸渡向覺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橋梁。

Niseema Tsai 的相片。

佛家主張“無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這回事了。
無物屬於自己,連自己也不屬於自己,何況財物。
明乎此理,人還會有什麽得失之患呢?

對於入世太深的人,佛法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劑。
我們在社會上盡可以積極進取,但是,
內心深處一定要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
有了這一份超脫,我們就能更加從容地品嘗人生的各種滋味,
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周國平Niseema Tsai 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