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受用:胸中乾淨,全家沒病,與物無競

2016120115:46






人生三大受用:胸中乾淨,全家沒病,與物無競

胸中乾淨

1. 胸中乾淨,外來不動

⋯⋯

“胸中乾淨”指心中無邪念、雜念,胸懷坦蕩,光明磊落。

“外來不動”指對外在的誘惑和外來的毀譽都無動於衷。

“外來不動”是很難做到的,所以要修心,使“胸中乾淨”。

蘇東坡有一次寫了一首詩: “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感覺很得意,讓書僮乘船過江,把寫有這首詩的書信送給好友佛印和尚。

佛印看過後,在詩的下面批了兩個字:放屁!讓書僮把書信再帶回去,原書奉還!
蘇東坡一看佛印的回應,大怒,親自過江去找佛印理論。

面對滿臉不悅的蘇東坡,佛印只是微笑著說了一句話: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蘇東坡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

曠達如蘇東坡,也有被毀譽所動的時候,只是因為胸中有了自負的情緒。


2. 胸中乾淨,心下無塵

小土為塵。因其小,便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所以我們在紅塵中,很難做到時時刻刻胸中乾淨,心下無塵。

“ 乾坤客我靜,名利使人忙。 ” 浮生若夢,慾望和貪婪是最大的敵手,名利與爭鬥永遠走不出世俗的怪圈。

其實真正的淨土,不在它方,也並不遙遠,就是一顆幹乾淨淨的心。

古人有一副對聯: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事無不可對人言”出自北宋司馬光,用來形容胸中乾淨,沒有不可告人的事。

胸中乾淨,心下無塵,即使身處困厄,也不會有眾多的煩憂;反之,即使身在山林,心也如同在鬧市,不得安寧。

胸中乾淨,淡看所有,不虛偽,不造作,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心下無塵,固守一顆冰釋慾望的心,才能坦然沐浴一段清淺的光陰,與時光對話。


全家沒病

1. 全家沒病,平安是福

“全家沒病”的第一個含義是全家人都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平安是福”這句樸實卻深刻的話,源自《莊子》裡說的“平則福”,古人早就洞悉了生活幸福的真諦。

生老病死,是誰也無法逃避的事情;說起來輕飄飄,在心裡面卻沉甸甸;看不見摸不著,卻讓人痛徹心扉。

古人說, “ 平安二字值千金 ”。

無論一個人是顯貴還是卑微,是政要還是平民,是下里巴人還是陽春白雪,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平安都是最渴望的,也是最難得的。

孟子說, “君子有三樂”,而其中“父母俱在,兄弟無故”是首要的。

平安是親人間最熱切的期盼,唐代岑參有一句詩, “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親人的平安和向親人報個平安,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2. 全家沒病,家和事興

“全家沒病”的第二個含義是全家人都和睦相處,其樂融融,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 “治家十字格言”:人和、情融、意順、神暢、福至。

意思是人之和睦,情之融匯,意之順通,神之暢快,只要家庭具備了這些,幸福就會隨之到來。

家人的和睦相處,以及與外界的和諧往來,也給家族的興旺、事業的發展和平平安安的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父愛如山,是依靠。兒行千里母擔憂,苦了累了,是溫暖懷抱。再苦再累,暖心的話兒是動力,熱乎乎的飯菜是歸屬感。

夫妻同心,黃土變成金。一生陪伴時間最久的應當是愛人,夫唱婦隨,相互應和,啥事都是一個門裡,一個家裡。愛人是福分,愛人是財神,一點都沒錯。

兒女是夢想,是家的未來。兄弟姐妹是手足,血濃於水,互相幫助。


與物無競

1. 與物無競,與世無爭

《菜根譚》: “石火光中爭長競短,幾何光陰?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

在電光石火般短暫的人生中較量時間的長短,又能爭到多少的光陰?在蝸牛觸角般狹小的空間裡你爭我奪,又能爭奪到多大的空間、多大的世界?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大海不爭,卻納百川;山岳不爭,卻聚土石;天空不爭,能容萬物。不爭,其實是最大的爭。

與世無爭,而是與自己爭,是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不斷挖掘內心的快樂,不斷增加心靈的廣度,以達到別人不能與之爭的至高境界。

做人須如水,如陽光,如空氣這些大自然的事物一樣,不爭,而無所不在;不爭,而無所不有。


2. 與物無競,美而低調

我們總是容易充滿物慾,熱愛美麗與精緻的東西,而自己的內心生活卻蒼白刻薄,使我們十足疲憊。

沒有寧靜,也就沒有沉澱。因為匱乏,所以就要爭競 ……

人生有很多事是無心插柳促成的,保持與物無競的心態,低調而從容,卻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溫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種淡泊寧靜的美!

時間是一把篩子,篩不掉的,終歸篩不掉;那些應該被篩掉的,也只能由著它被忘卻。
若要成為一顆不被篩掉的石頭,必須甘於放低自己,體會浩瀚塵世中,人作為一隻螞蟻的視角,是什麼樣子。畢竟,石頭若是飄在雲上,遲早要掉下來。放在地上,就穩了。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人的生命固然像螻蟻一樣渺小,但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讓自己的人生美麗無比!

來源:儒風大家

更多
「林墉國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