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是滅亡之源】

2016120311:59

圖像裡可能有鳥
【爭吵是滅亡之源】

昔日,于波羅奈都城,有梵與王治國。那時,釋迦菩薩投生為鵪鶉,與幾千隻鵪鶉朋友,同住在大森林裡。

當時,有一位能學鵪鶉叫聲的捕鶉者,每次模仿鵪鶉們的叫聲,等那些鵪鶉聞聲而來,卻紛紛陷入了,這獵人在林中早已布好的羅網。

⋯⋯

於是,這捕鶉獵人每天都能滿載而歸,因為他學鵪鶉的叫聲太像了,幾可亂真。這導致大森林裡的鵪鶉不斷減少,此處的鵪鶉群族面臨滅亡。

一天,菩薩對鶉友們說:“這個捕鳥者能使我們親族滅亡,通過不斷思考,我想到一個挽救命運的方法。”眾鶉友回答:“請賢者細說!”

菩薩鶉解釋:“當我們落網後,各自將頭鑽進網孔,然後一起展翅飛翔!飛到隱蔽處後,再將羅網捨棄。如果能夠齊心協力,共同合作,我們便能從網中逃出生命!”眾鶉聽罷,齊聲贊同:“謹遵如命。”

過了幾天,大群鵪鶉被捕鳥者網住。這時,它們依照菩薩鶉所教的方法,合力齊飛,將網帶飛到一隱蔽處,各自從網下逃出。

不一會,捕鳥者去收網,卻發現自己的鳥網不見了!這一回,他不僅僅沒有捕捉到鵪鶉,連吃飯的工具都丟了。鬱悶歸鬱悶,他還是抓緊時間,又重新做了一張鳥網。

然而,同樣的故事再次發生,一個月之內,鵪鶉沒捕到一隻,鳥網卻損失了三張。通過仔細觀察,捕鳥者發現了問題所在:這鳥群中有聰明的鵪鶉,能令鳥群齊心協力,帶網騰飛。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捕鳥者絞盡腦汁,覺得只能從破壞鳥群團結下手。於是,他在布網處撒下許多美味食物,目的是讓那些鵪鶉們,在爭奪食物的過程中產生矛盾。如此,有可能會破壞鳥群的團結。捕鳥者略展愁眉,說偈一首:“彼等相和合,鳥可持網去,一旦起爭端,將歸我掌中。”

果然,過了幾天,在捕鳥者撒下的美食處,鳥群們找食時,一隻鵪鶉的雙腳,無意中踏到另一隻鵪鶉的頭上。於是,被踏的鵪鶉生氣:“喂!誰踏我頭?”

被責難的鵪鶉,見對方語氣粗魯,也開始生氣:“我未注意,何必動怒!”於是,兩隻鵪鶉互不相讓,發生爭論。一隻鵪鶉說:“今後,你可以單獨持網飛升!”

另一隻鵪鶉則說:“你持網時,發毛將落!請君持網飛騰!”前之鵪鶉反駁:“你持網時,羽毛脫落!請君持網飛騰!”

互相爭論之間,兩隻鵪鶉各自的鶉友,也開始加入爭論之列。如是爭吵範圍擴大,鵪鶉們已經無法團結,更不用說齊心協力,帶網騰飛了。

結果可想而知,當同樣的鳥網,同樣的罩在它們的頭上,鵪鶉們的心裡,卻充滿著互相排斥的嗔恚,連合力齊飛的念頭都沒有!

於是,捕鳥者輕輕鬆松地收網,輕輕鬆松地將鵪鶉們塞入鳥籠。然後,這些鵪鶉悲慘的死去,成為人類桌上的美味佳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