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憤怒的那一剎那,試著去聆聽憤怒

2016123022:43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 「當你在憤怒的那一剎那,試著去聆聽憤怒,
憤怒其實是一種內在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對親密的人發火,無理的折磨、苛刻,
我想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驗。⋯⋯
當你在憤怒的那一剎那,試著去聆聽憤怒,
憤怒其實是一種強烈的需求。
我對你憤怒,是因為我想從你這要些什麼,
想從你這得到一些東西,以得到滿足。

我有多憤怒,背後其實是說明我多需要你。
需要你在我身邊,需要你陪著我,在意我,關心我。
我對你發這些火,只不過是想指責你為什麽沒有做。

但是用憤怒和抱怨表達的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
被生氣就像被判刑一樣,會讓人產生特別強的無力感,
覺得做什麽都是錯,從而什麽都不想再做,
即使想去做到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被抱怨會讓人產生特別強的無力感。
被抱怨的時候,人會感覺到自己做了多少都是0,
被盯著的永遠是沒做到的部分,即使做了30、60分,
只要沒有達到對方的100,都被定義為了0,
繼而產生了做什麽都白做的感覺。

人類是一個奇怪的物種,既然如此的需要被愛被安全被看見,
為什麽不能直接表達說“我需要你來關心我愛我”,
反而要用一種反面的、推開的方式來表達呢?

我很需要你,這是一個事實,卻又很難說出口。
“需要”這個詞,給人帶來的最原始印象就是弱者才需要別人。
一旦承認了需要,就意味著我比你懦弱,
當我比你懦弱,自尊心上就受不了。

從心理學角度,我們都需要別人。
若沒有得到滿足,就有4種心理狀態會發生:

一種是憤怒,憤怒真的讓人看起來很強勢,
理智上我們知道憤怒其實並不是強大的表現。
但感受上來說,憤怒的時候,
我們避免了自己比別人顯得低,
我們藉此完成了心理強大的過程。

一種是假裝不需要。
當我得不到,起碼我可以告訴自己說我其實不需要。
也就是酸葡萄效應,吃不到葡萄要說葡萄太酸我不喜歡吃。
這樣就可以拿回主動權,不讓自己顯得比別人低,
以完成我的內心其實很強大。

一種是修行到不需要。
很多靈修學家、雞湯學家都在告訴人們:
你可以先愛自己,你完全可以自我滿足。
於是更多孤獨的個體開始被修煉:
我自己滿足自己就好了,不需要你。

一種就是坦然的需要別人。

真正的成熟,是有需要別人的能力。
當我們表達需要,並不意味著自己比你低,
更不意味著我就失去了自我或者沒有尊嚴。
我只是承認我在某些方面的確是無能,需要你。

就像是我去餐館點個菜,此刻我沒有能力和條件做飯,
需要餐館給我一個菜,同時我不覺得我因此就比你低了,
因為我堅信我對你有同樣的其他付出也讓你很滿足,
我們是平等的。

當我表達需要,我也不強迫你滿足我,
你可以說對不起本餐廳今日沒有該菜,
那我換個菜或者換個餐廳好了,
而不會大吼你為什麽居然沒有這個菜!
你平時不是都有的嗎?!

需要別人與依賴不同,
依賴就是完全不相信和行使自己的能力,
而交付給對方來滿足,
依賴會有強迫,你不滿足我,我就很受傷,易絕望。
需要則是我表達,這是我的事。
你能否滿足,是你的事。

但我不會因為不確定你是否能滿足而就不表達需要了,
更不會因為我有很多沒被滿足的經驗就概括為你不能滿足我。
“All I need is you ”的心態,就是一種典型的依賴。

依賴就是我不行,你要替我做。
健康的需要是:我也努力,你陪我一起。

其實很多矛盾,尤其是親密關係的矛盾,
都來自於我們不能直接的表達自己的需要,
甚至不能覺察到自己的需要。

我們太習慣了不表達需要,因為表達需要
就意味著被受傷、被拒絕、被不滿足、被沒面子。

真正的成熟就是,我表達需要,但我不受傷。
有表達就有不被滿足的時候,但表達才是坦誠。
得到很好,沒得到也無需受傷。

當我們能夠坦誠表達:此刻,我需要你。
如果你方便,就滿足我,如果不方便,就下次再滿足。
我需要而不是依賴,我們的關系就會和諧很多。

這就是愛的溝通,當我需要,
我就表達需要,而不是憤怒,或者假裝。
沒有壓力的需要,才能促進關係的。

心探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