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ie Muravski
“享受”想不通的15分鐘
社恐的人總會關注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這種想法直接與焦慮情緒有關係。
你不妨將精力集中在擔憂之事上,在頭腦裡仔細預演演講的情況,能夠預想到最好和最壞兩種情況。最好和最壞各佔用5分鐘時間。剩下5分鐘可以把最好和最壞的情況都預演一遍。之後不必在多想,因為無論在如何想,也都是多餘的了。
15分鐘內,用筆記錄自己的想法。將自己想到的內容逐條記錄,以使自己思路清晰,防止兜圈子。將最好和最壞的情況都記錄下來。在規定的15分鐘內盡情地“想不通”,剩餘的時間把自己的精力放到其他更有益的事情上。
—— 清水榮司《認生的人——如何克服社交焦慮》
...
© David Howell
有過那麼一刻,我真這麼想。我該遠走天涯,去看看世界,去尋找什麼,去找某樣東西或某個人。
——馬洛伊•山多爾《燭燼》
...
© Makoto Funatsu
很多顯得像朋友的人其實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並不顯得像朋友。
——德謨克利特
...
© Viktoria Prischedko
我想,這才是告別的意喻,每一個離去的人,都讓我死去了一些,又生出了新的部分。經過了他們的我,已經與原先不一樣,而我將攜帶者這個新我前行,努力地過好每一日,奮力發光,讓沉澱在我生命中的你,像雲層中隱隱的星群,再閃亮一次,又一次。
——黎戈《時間的果》
...
© Marie Muravski
我們最愛的人是給我們痛苦最多的人。
這是一種難得的天生禀賦,一種張弛有度的高技巧能力,因為太多的甜蜜讓人厭倦,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興趣,能使我們保持在這個欲罷不能的痛點上的人,我們會愛他最久。
——廖一梅《悲觀主義的花朵》
...
©科林·弗雷澤
我們的莊嚴記憶責令我們善用這一天的剩餘時間,於是我們想到,要用我們「 自己的一項業餘愛好」來度過一天中最後的白晝時光。
——尼采《教育何為?》
...
© Marie Muravski
一有棱角,在人世上與人打交道,就要吃苦,吃虧呀!圓滑的人,無論轉到哪裡都吃得開;而有棱有角的話,不但轉的時候費力,而且每轉動一次,楞角都要被磨得很疼。畢竟這世上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不可能人人都讓你滿意呀!
——夏目漱石《我是貓》
...
© KangHee Kim
這個世上最遙遠的地方是自己的心。出生以來關閉了多少次呢?每當想到這點,人就老了。
——寺山修司
...
© Anastasia Trusova
《這一刻裡》
海桑
這一刻裡,我不要言語,不要音樂
對不起,我甚至不要你多情的眼神
哪怕它們是最好的,我也不要
我只要獨自躺在寧靜裡,閉上眼
聽那些蟲子的叫聲——它們是我的
直到我變成一叢低等植物
身體下長出毛茸茸的根鬚
我心歡喜,我是活的
即便我是渺小的,我也不難過
我要認識並接受自己的渺小
向那些宏大的事物致敬
那最普通、最平凡、最卑微的就是我吧
我是我自己的寶貝,放在瓦罐裡
我甚至有點驕傲,只因為適得其所
選自《我是你流浪過的一個地方》
...
來源|每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