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

2021040722:55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接受自己的界限,但仍努力汲取人生的可能性;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的勇氣

愛の本——他者との〈つながり〉を持て余すあなたへ

作者: 菅野仁

譯者: 楊詠婷

繪者: 田中鮎子(たなか鮎子)

出版社:仲間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2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

內容簡介

  寫給想跟世界靠近,但又害怕受傷的你

  ◎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們,都要視為「他人」。

  ◎比起「尋找理想的自己」,更要「接受脆弱的自己」。

  ◎與人交流時,不要抱著「扣分」的心態,而是帶著「加分」的期待。

  ◎親密並非是合而為一,自立也不是絕不依賴。

  為你照亮一條鼓起勇氣踏出去,與他人美好相遇的路。

 

  拿起這本書的你,是否對於自己以外的人和世界,都有著如岩石般粗礪的疏離感呢?

  你想知道如何擺脫這種感覺,也多少抱著能順利融入的期待……

 

  「他人」,對「自己」來說是最大的謎團。

  我們渴望從與他人的連結中得到認同、心意相通,

  卻也害怕結果不如預期而失望、受挫,

  於是遲疑著不敢再往前邁進,甚至責備自己為何會如此敏感脆弱……

 

  沒有人的人生是不會受傷的,然而,我們也有力量,慢慢學著變得堅強。

  接受自己的脆弱與界限,但即使只踏出一小步,也想發掘更多自我的可能性,

  不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一切,但就算只傳達一點點,也要把握敞開心房的機會;

  當我們放下過度的期待,不再執著於「別人應該用我想要的方式看待我」,

  與其急著追求「理想的自己」,不如先珍惜「現在的自己」,在當前的條件中用心盡力;

  我們就能重建柔韌的內心,在自己與世界、自己與自己之間,

  找到兼容憧憬與現實,既可以親密、也可以獨立的共處距離。

 

  社會學家菅野仁也曾為了纖細的自我,而苦惱於人際關係的因應,

  而這本書,就是他留下的一份關於愛、關於連結、關於如何面對世界的溫柔叮嚀。

  他就像一位敦厚親和的人生前輩,同時以溫暖的勉勵和理性的引導,

  陪伴你思考幸福的樣貌,探索他人與社會對自己的意義,

  在細小、持久而具體的努力中,感受自我的充實與交流的喜悅,深刻體會「生命的滋味」。

 

  這個世上不可能存在純度100%的關係,

  但是,因為人際關係而感到疲累的你,不要放棄,再拿出些許勇氣吧!

  願重新對愛有所理解的你,找到支撐自我的核心,確實地朝幸福靠近。

 

  【關於愛的一些小叮嚀】

 

  〈之所以笑得幸福,是因為懂得了和挫折共處〉

  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能完全沒有煩惱及痛苦。有些人之所以可以笑得那麼幸福,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方法,與活在世上就必須背負的「限制」及「挫折」和平共處,同時也不放棄自己的「憧憬」及「理想」,努力朝著永不斷絕自我生機的方向前進。

 

  〈拉開「距離」,才會看見「不同」〉

  無論再怎麼親密,都要將對方視為「他人」,去感受自己與對方的「距離」,意識到彼此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一旦認為對方的價值觀及感受應該跟自己一樣,當對方的回應不符合預期,就會覺得對方很冷漠而因此「受傷」。與其帶著對「相同」的期待去建立連結,不如以「差異」為基礎去構築信任,在體諒與關心中,仍尊重彼此原本的模樣,關係才會長久而順暢。

 

  〈與他人交流時,不要抱著「扣分」的心態,而是帶著「加分」的期待〉

  如果將「完全傳達出自己的想法」當成100分,一旦與他人交流,就從這裡往下「扣分」,那麼所有的「連結」都只會讓自己感到不滿。相對地,若是以「沒有傳達出任何想法」為起點(也就是0分),只要對方懂得自己一點,或是當自己雜亂無章地表達意見,對方卻真的理解了,這時一定會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暖心推薦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李郁琳 臨床心理師

 

專家推薦

 

  小時候,我渴望有很多朋友;長大後,我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孤僻,反而渴望獨處。後來,我發現,自己不是孤僻,而是在找尋人際關係中舒服的位置。我懂了,我不需要成為人氣王,而是在有品質的關係中,自在地活著。「人我關係」是我們一生要面臨的課題,也常是困擾的來源。這本書能幫助你重新看待人際關係,找到人我之間最感自在的距離——既可以親密,也可以獨立。——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志恆

 

  人際關係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親密與疏離或許只有一線之隔。恰到好處的人我距離,是不追求他人的完全認同,但也保有適度期待,渴望能表達自我。在收放之間,我們學習與他人連結,並與自己共處,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

 

讀者佳評

 

  ◎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書,也是一本不販賣希望,卻能讓人擁有希望的好書。特別是作者所說的「一旦缺乏了距離感,也就感受不到真正的親密」,更是令我深受衝擊。

 

  ◎活在艱辛世道的人們啊,這本書是獻給你們的一杯溫暖咖啡,讓人體會應該如何愛自己、愛這個世界。這份愛並不激烈,甚至有點平靜,在讀這本書的短暫時光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

 

  ◎作者讓我知道,除了自己以外,包括家人在內的所有人都是他人,所以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無論是愛或理解。只要置身在與他人的關係中,都有可能受傷,所以不需要因此怪罪自己或世界,這是得到幸福都必須歷經的道路。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他人沒有什麼期待,也築起了一定厚度的牆,成功地保護了自己,到頭來卻活得越來越辛苦。果然就如作者所說,人生的頓悟不是看透世事,而是不放棄自己所愛,同時努力與他人連結,對自己及他人抱持信心,但也做好可能受傷的準備

 

  ◎對於容易受傷的我來說,與他人建立關係,就等同於會傷痕累累,最後落得憤世嫉俗。而作者告訴我,要試著與自己的「脆弱」和解,也教了我許多面對這個世界的訣竅。他讓我明白,原來世上也有像他這樣溫暖的人,或許,我只是需要多一點的勇氣,去找到能讓自己幸福的安身之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菅野仁

 

  社會學家,東北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社會學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東北大學文學院助教、宮城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和副校長,專攻社會學(社會學思想史.溝通理論.地域社會論)研究,2016年因病逝世。著有《朋友這種幻想》《18分集中法:如何提高時間的「品質」》《齊美爾.人際關係的哲學》;合著作品有《社會學能做什麼?》《今天開始的哲學史》等。

 

繪者簡介

 

田中鮎子

 

  繪本作家、插畫家,Picografika Publishing & Design主創者,現定居巴黎。倫敦藝術大學雀兒喜藝術設計研究所碩士,曾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展繪本原畫展,主要著作為《怪物多爾的魔法城堡》《菲歐拉與不幸的魔女》等書。

 

譯者簡介

 

楊詠婷

 

  輔大大眾傳播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專職譯者、選書企劃。譯有《與其急著讀空氣,不如先讀懂自己的心》《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你不必和每個人都合拍》(仲間出版)《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等書。

 

  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