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愛”一個人

2021061709:44
可能是插圖
~『我們太“愛”一個人,依戀他,投射他,期待他,因此控制他,當妻子接受不了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的死亡,其實是一種很大的恐懼,為了對抗這種恐懼和焦慮,於是這位妻子必須去試圖控制。』
有一位媽媽來做占星諮詢,
她說自己最近大半年以來非常痛苦,
覺得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女兒,她說,
“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我不知道該怎麽辦
小時候覺得一切都很好的,
可是現在我覺得我根本沒法教她,覺得自己很失敗”
她很自責難過。聽了之後,我說:
“其實,這些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的焦慮、痛苦、自責,是你的情緒出了問題。”
“我也知道,我有問題,但是我真的希望孩子
不要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難道我不該管嗎?”
“比如什麽樣的壞習慣?”
“她一年級了,寫字的姿勢不對,這樣下去會駝背啊!
我不能不管,可是她改不了,總是屢教不改!”
不知道,當讀者的你看到這段文字你的心情是什麽?
腦海中浮現的這個媽媽和女兒在一起,
媽媽督促女兒寫字的畫面會給你帶來什麽感受?
我和這位媽媽分享了我的感受:
我感到的是她對孩子的控制。
不能養成不好的習慣,這是媽媽的願望。
當然這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你去教育孩子,
這個屬於你自己的部分,這是你選擇做母親教養的過程。
可能是一或多人的圖像
而孩子選擇『接受』還是『不接受』,
是『馬上改正』還是『慢慢改變』
或者『堅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寫字,
那是第二個部分,這個部分是『屬於孩子』的決定
媽媽做完了自己作為媽媽『去提醒和教育』的部分,
但不能接受孩子行使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這不是控制,是什麽?
類似周而覆始的故事在很多家庭、很多關係裡面天天上演,
我們行使著人性本能中『控制的』行為,
但是我們為我們的控制找了無數個理由,
而且越來越意識不到,
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在控制,在找理由為控制合理化。
因為頭腦的心理防禦機制
會遮蔽我們不想感覺的
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和痛苦地
逼我們面對『潛意識的真相』,
大腦只經過我們的允許,
傳遞一些我們能接受的想法到我們的意識裡:
“我不是控制孩子,
孩子如果這樣寫字會變成駝背,
我就是毀了她!”
“我不是控制孩子,孩子如果三年級還進不了全班前五名,
他以後就完了!會成為社會的底層階級,會找不到工作,
你覺得社會的底層就不痛苦嗎?”
這句話不是顯示了母親將自己成為社會魯蛇的恐懼
投射在孩子身上了嗎?
還有伴侶之間,戀人之間,
兄弟姐妹之間,甚至朋友之間的衝突……
所有的關係都是『自身恐懼的投射』
可能是一或多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MIKE WILLCOX 」的插圖
有一位個案說她的老公
“一周三次去打麻將,每次回來都臉色難看,
一副疲倦得不行的樣子,我真是擔心死了,
我跟老公說,你這樣遲早會死在麻將桌上!”
一頓飯重覆了四五次,老公也曾反駁申辯說
自己只是想做點開心的事情,而且考慮到老婆的警告,
一周也就打三次,每次就是三四個小時
但夫妻就是為了打麻將的事吵的不可開支,
身為一個占星師,
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的感受是:
這位妻子一直視丈夫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很依戀也很依賴他
突然間意識到丈夫死亡危機
產生了焦慮的情緒,
妻子認同了丈夫的焦慮,
也感到恐慌,害怕丈夫死亡。
丈夫想用打麻將的方式讓自己重新找到快樂,
這是他應對自己焦慮和抑鬱情緒的自救。
但是妻子卻很害怕熬夜打麻將
會讓他突然心臟病發之類的,
突然間離世,所以她一改常態,
開始恐嚇甚至不惜說出很“惡毒的話”來阻止他,
她其實非常恐懼,而且因為阻止不了丈夫,就非常憤怒。
但我能感覺到----
即使是打麻將,萬一有意外的死亡,
但是個案的老公也希望可以
在生活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何況麻將是目前他找到的
讓他覺得現實不再是煎熬的一種放鬆方式,
這對他的情緒很重要,也是他的選擇和決定
他有考慮到風險,也有節制,然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但是這位一直『依戀他的』妻子,
卻因此非常憤怒,因為她想控制他,
她想用自己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丈夫不要死亡,
或者盡量晚一點死亡,即使是讓老公放棄
他覺得唯一有意思讓他感到情緒放鬆的事情。
她希望他不要做,如果他還是一意孤行,
那麽對她來說,這件事就失控了,
她可能就要面臨丈夫也許會因為打麻將死去的結局,
她害怕極了,她無法接受,所以她會說出那麽“惡毒的”語言
個案也自己承認:我確實是控制他
因為我不能讓他死,我接受不了,
我接受不了這個世界沒有他。”
那個當下,個案跟我都沈默了。
我們太“愛”一個人,依戀他,
投射他,期待他,因此控制他。
接受不了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的死亡,
是一種很大的恐懼,為了對抗這種恐懼和焦慮,
於是這位妻子必須去試圖控制。
表面上看,這種不要打麻將的警告,
是為了丈夫能多活一段時間。
但是如果這是丈夫自己的決定,
他要選擇這樣度過自己的日子,
哪怕迎來自己的死亡,妻子因此而憤怒,
就不能說是『因為愛』,
說白了,那是因為她自己『接受不了』丈夫可能的早離去,
她自己會非常痛苦『孤獨』,因此,她才想阻止她的丈夫。
心理學所說的“超我”很強烈的朋友要注意了,
這裡絕對沒有要批判這位妻子,
因為誰能沒有恐懼?
人性是滿滿的恐懼,
內在神性是滿滿的愛
而我們都還在人性中
除非你已修到大自由大解脫
悟到這個世界和宇宙的真諦,方能沒有恐懼。
可能是插圖
有恐懼,就有控制,有控制才會有痛苦,
有些家人喜歡控制,
把控制孩子當成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為大人需要這種控制帶來的安全感,
安全感和價值感,是華人近兩百年普遍缺失的東西,
這不是華人文化的錯,這是一個東方集體文化的輪迴
我們每一個人可能曾經都是個被控制者,
我們的生命可能或多或少都被母親或父親
以愛之名控制和侵占了,沒有察覺,
占星的邏輯就是你會將
原生家庭的版本繼續複製到下一代
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覺察
減少控制,不『堂而皇之』以愛之名,
侵入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