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革命:大學生的十堂社會參與課
- 作者: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社會參與教師社群/編著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07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12270
- 裝訂:平裝
身為教育者,我們必須行動,而且在行動中,我們必須忠於自己的呼喚。
-范梅南(Max Van Manen)
誰說大學生很草莓?誰說上課只能待在教室內?如果說,學生們宛若一群青春候鳥,飛到大學校園裡停駐四年,他們將在這裡汲取哪些教育經驗,作為成長的養分?又有哪些美好的回憶,可以陪伴他們,展翅飛向社會,長成一個擁有夢想和行動熱情的大人?
位於花蓮的東華大學,有一群關心土地、關懷社區、充滿創意的老師,他們從教育部的「卓越計畫」出發,設計了多樣化的「社會參與課程」,帶著大學生們走出校園,走進部落偏鄉,接觸山海大地,在服務學習的新鮮玩趣中,創造一輩子難忘的另類學習體驗。
環境教育課,學生們走訪有機農場、聆聽草根的環保故事,到高山感受台灣之美,喚起守護家園的情感;部落工作課,學生們走進八八風災受創部落,記錄有機小米復育的新希望;鄉村規劃課,學生們在花東縱谷和海岸之間徒步四天三夜,實踐低碳、零食物里程的慢活壯遊;認識博物館課程,大學生挽起袖子,整理天送伯文物館的古老農具,讓社區孩子了解阿公阿嬤的歷史;生命與人權教育課,學生們走進錄音間,為電影「神鬼傳奇」、「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說戲並配音,讓盲人朋友享受「聽」電影的樂趣。
此外還有非正式課程,例如:在花蓮小農市集,大學生們幫忙叫賣,創造有機小農和消費者之間的友善平台;在豐田五味屋,大學生協助偏鄉孩子開設二手商店;一堂沒有學分的認輔計畫,大學生走進原鄉小學,跟孤單的孩子在一起,建立出小王子和狐狸般的單純友誼。
透過十堂有趣的另類課程,大學生們看見了土地,也認識了自己。教育小革命的種子,灑在年輕人心裡,期待美麗的花朵,終將在台灣各地的角落綻放。
策劃者簡介
顧瑜君
曾任張老師月刊編輯、台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副研究員,現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組教授,擅行動研究、社區發展、教師專業、生態教育哲學等。
1988年赴美留學踏進了美國人眼中「偏遠低開發」的奧勒岡州(Oregon State),卻在那寧靜的大學城認識了鄉村的價值並嚮往鄉村生活;1995年與先生到剛創校的東華任教,在人稱後山的花蓮落戶生根,同時在那年冬天踏進花蓮的部落,進行生平第一個社區營造計畫,從此盡可能地投注精力在社區相關的工作上。十六年來,其教學與研究都盡量與在地社區「沾染關係」,長期參與第一線的工作的她,用最實際的陪伴給予社區支持。
林意雪
華盛頓大學課程與教學哲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參與「社會參與式主題課程改進教師社群」計畫,希望找到能開啟大學生視野及視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課程中認識自己,從主流及非主流教材中理解知識如何被建構及生產,逐漸建立自信及展望,而非以過去侷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