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謝謝你,聽我說(上)
傷心時,一般人都會向周遭親朋好友尋求安慰,
是再自然不過又相當健康的舉動;
不過,傷心人很快就清楚:這些人其實幫不上什麼忙,⋯⋯
他們都是好心人,但是說出口的話似乎不太適合。
其實沒人懂你的(傷)心
不管失落的起因是死亡、離婚或其他重大事件,
傷心人常會聽到一句話:「我知道你的感受。」
這句話包含了濃濃的同情,本意是希望安慰人。
儲 存
但是大多數人認為,他們完全沒有被這句話安慰到。
如果這句話是出自好意,
為什麼大多數傷心人都強烈不以為然?
答案在於傷心以及傷心療癒的終極真相:
所有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無一例外!
因此,不可能有人會完全知道你的感受。
就算是有過類似失落經驗的朋友,也無法知道你的感受。
有類似的失落,只不過是一個理性的事實罷了,
在情緒上幫不了忙。
每一段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理性的事實其實分析不出什麼結果。
舉例來說,我媽媽過世和你媽媽過世,
都只是理性的事實而已,就像我們鞋子穿哪種尺寸一樣,
純粹只是事實罷了。
這樣的比喻或許聽來很無情,不過,這是刻意舉的例子,
用意是提醒你,
得盡全力避免理性的想法淹沒了情感的真相。
這麼說吧,
如果你跟媽媽的關係是溫暖的、分不開的、相互扶持的,
但我跟媽媽的關係是粗暴的、鬥來鬥去的、痛苦的,
那麼你有可能「知道我的感受」嗎?
請跟著我們重複說一次:所有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無一例外!
一旦你了解、認同這個簡單的前提,
你就已經踏上療癒的道路。
所謂的療癒是:
從你「獨一無二」的關係中「找出」未了結的部分,
並且完成這種未了結。
我們身邊絕大多數朋友並沒有「成功」的療癒經驗可以分享,
因此,他們只是不自覺在鼓勵我們去表現出
「好像已經得到療癒的樣子」。
這種現象實在非常普遍,我們會在下一章討論。
你真情流露,他的反應是尷尬
從很久以前,這個社會就教導我們,
傷心、痛苦或負面的情緒是不恰當的,
表露這些情緒也是不好的。
大人常告誡小孩:「乖小孩不哭。」
我們也會聽到父母跟小孩說:
「不要再哭了,否則我就真的給你一個哭的理由。」
並不是說父母都很無感漠然,
他們只不過是把自己學來的觀念傳承下去罷了,
這樣的觀念是:傷心、痛苦或負面的情緒,
還有表露這些情緒,是我們的社會不容許的。
學校操場上常聽到「羞羞臉,愛哭鬼」的聲音,
這就證明我們四、五歲時,
就已經學到「不能隨便哭」這個觀念。
以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話,你可以知道,
當一個人不經意對別人表露情感時,別人是會害怕的。
控制一下自己。
你不能崩潰。
咬牙撐下去。
你要自己振作起來。
同樣地,看到別人表露痛苦情緒時,我們會不知所措。
因此,這就逐漸成為一種根深柢固的恐懼,
害怕把失落時會有的正常情緒表達出來。
別人寧可跟你聊別的
有時候,你會想把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情感失落告訴朋友。
你可能還記得,朋友沒等你全部講完就說:
「聽起來真慘,不過你最近有沒有注意股市的情況?」
雖然這是個很典型的例子,不過還不足以一窺全貌,
我們來看看另一個例子,並且深入探討一下:
一位傷心人的母親過世,他想跟朋友說說話。
朋友:你還好吧?
傷心人:我心裡好難過,我好想念她。
朋友:不要難過,她再也不必受苦了。
請注意這段對話內容,稍微轉變了受苦的對象。
傷心的是這位傷心人,
而這位朋友卻把對象轉移到已故者,
言下之意是,如果你所愛的人再也不必受苦了,
那你也不應該受苦。
我們必須提醒各位,
這位朋友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沒什麼好壞可言。
這位朋友一直被灌輸那些錯誤的觀念,
也是我們都學過的那些,
他只是很好心地想用這樣的觀念安慰人。
別告訴我:該理智些
試圖把情緒轉移到理智,是危險的,
對傷心的人也有害無益。
傷心是因應失落而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應,
失落的起因是理性的,但產生的反應是情緒性的。
這並不是說動用腦袋有什麼錯,而是說,如果有必要時,
誰規定不能理智與情感並用呢?
人類有個重要天賦,就是有能力表露情緒、傳達情緒,
但是社會似乎給這個天賦強加了負面意涵。
我們不惜犧牲情感也要依賴理智,
已經到達病入膏肓的程度(尤其在傷心這件事上)。
為什麼會這樣?
其中一個原因是,摯愛過世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
如果統計數字可信,
我們每個人每九到十三年才會經歷一次摯愛死亡,
就算把其他重大情緒失落也加進來,
重大傷心事件的發生頻率也還是很低,
導致我們對這類經驗真的不熟悉。
本文摘錄自:
《一個人的療癒: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