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2014051122:37






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作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人到中年,總是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親人過世,或者在病榻上跟死神拔河的消息。我還兀自以為人生仍有大半歲月,然而,生命終點的警示燈,沿著自己身體的病弱看去,在遠方依稀可見。

當我們所愛、所牽掛的人,其身影不再。我們常安慰:「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我也常想表達我的關心,但是我的怯懦,常讓我說不出口。「活在我們心裡」,這句話,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單純的社交用語,而是跟家庭工作的這一段時間,我的體驗與衷心信仰。

當我們進入關係,我們就不再是原本的自己,雙方都會開始相應變化。以我最熟悉的親子領域來說,孩子因父母而改變,這很自然,但父母何嘗不會因孩子而改變。

這改變,粗略來說,可以有正、負向。有人會發現自己原來可以這麼愛一個人,展現從沒有過的慈愛與溫柔;有人因為親職壓力負荷過重,開始常情緒失控,甚至壓力大到罹患心理疾患…

當我們進入愛戀關係,我們開始學習表達需求與付出。有人開始患得患失,不由自己;有人能體會到,王子公主的童話光環褪去,我們還能保有友誼,平凡平安相伴,爭吵後懂得修復關係…

因為跟對方互動,我們開始被引發不同的情緒、不同的面向,並修正了我們原本的人際劇本。不管我們自己願不願意,對方確實能在我們的心裡留下痕跡。

每個同走過一段路的人,都或深或淺地留下一點什麼給我們,不管我們能不能意識到。如果我們珍惜對方的相伴,不管對方還在不在,請記得,好好整理對方留給我們的東西,轉化為珍惜與成長的動力。

我們過去經歷過什麼,並不完全是客觀事實,常常再要加上現在的主觀詮釋,變成我們意識上的認知。因此,對方部分的心靈影響力,確實藉著我們的努力,可以繼續傳遞下去。

當美好成為過去,請給自己悲傷的時間,然後告訴自己,他(她)永遠在我們的心裡。這篇文章,獻給想念媽媽的朋友們,母親節,不一定要強迫自己表現歡樂,但是我們一樣接受感恩、表達感恩,並懷念住在我們心裡的她。

母親節,讓我們都懂得感恩!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