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越來越亮的雙眼】

2014052920:01
禪、淨、密のHome 的相片。
【越來越亮的雙眼】

從前,在阿拉伯,有一位性情兇殘的國王,他非常恨女人,每到了夜晚,都要殺死一個妃子來發洩他的憤恨。

國王身邊的大臣都對國王感到憂心如焚,卻也無法可想。當時的宰相有一位聰明非凡的女兒,她從父親口中知道了這件事,決心要去救助那些無辜的宮妃,以及那位兇殘的國王。
⋯⋯
她征得了父親的同意,自願入宮做國王的妃子。

在宮中,她每天晚上都為國王講故事,又故意不把故事說完,讓國王懸念著故事的情節,無心去殺人。

這樣,連續的過了一千零一夜,兇殘的國王終於有所感悟,從此停止殺人。少女不僅拯救了無數的宮女,也拯救了國王。

我很喜歡這個阿拉伯的傳說,現在我們熟知《天方夜譚》(或《一千零一夜》)童話,就是那位聰明而仁慈的少女為國王講的故事,這些故事最動人的有《阿拉丁與神燈》、《辛巴達歷險記》、《阿裡巴巴與四十大盜》、《魔毯》、《鑽石少女》、《飛天木馬》等等。

我們仔細讀這些故事,會發現它重複地為我們訴說,仁慈與真情的人最後會得到圓滿;人應該點燃自己的神燈,做自己的主人,免得為惡靈所主宰;心靈是非常龐大的,可以無限的飛翔;最刺激的冒險最後也比不上身心的安頓;以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關係等等。

天方夜譚的美麗傳說,使我想起密宗也有一個類似故事。密宗的大護法嘛哈噶拉(Mahakala)原來是極為憤怒的神,他是黑色顯現憤怒之相,他的紅發如火豎立,傳說他夜遊人間,食人血肉,所到之處一定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冰雹如石。觀世音菩薩為了感化他,示現作為他的妻子,使他震動開悟,終於成為極有威力的護法神。

從類似的故事,使我們知道要拯救憎恨、憤怒,最有力量的是純粹的悲心,在悲心的感召下,我們仿佛看見了阿拉伯國王和嘛哈噶拉那越來越亮的雙眼。這雙逐漸開出光芒的眼睛,一只是因于智慧,一隻則是由於慈悲——我們可以這樣說,智慧是慈悲之門,而慈悲是智慧之鑰,兩者是不可分離的。

在佛教,特別是禪宗,由於強調開悟、強調空,往往使人認為佛教是主智的宗教,像達摩祖師將傳心做為禪的核心,並說心只能以禪定才能把握,這常使人誤以為心是靜止的。到了六祖慧能,為避免靜止的理解,把禪的核心強調為“見性”,是“定慧一體”。

不管是“調心”或“見性”,都容易讓人感覺禪的空性智慧裡面沒有“慈悲”的特質,這是非常可惜的。其實,禪裡也講“大用”、講“圓滿”,其中有無限的慈悲。如果沒有這種“業響隨聲”的大悲,就會失去宗教體驗的精髓,失去智慧的洞見,當然就失去了禪宗,乃至佛教的精神了。

我們可以舉趙州從諗禪師的幾個例子,來看禪心中大悲的一面。

有僧問趙州:“像你這樣的聖人,死後會到何處?”
趙州說:“老僧在汝眾人之前入地獄!”
問的人感到十分震驚,說:“這如何可能?”
趙州毫不遲疑地說:“我若不入,阿誰等著救度汝等眾人?”
——我們最讚歎地藏王菩薩入地獄的大悲行願,趙州則表達了禪師的本願與菩薩無異,他開啟禪心完全沒有自私自利的動機。

有婆子問趙州:“婆是五障之身,如何免得?”
趙州說:“願一切人升天,願我這婆婆永沉苦海。”
——禪宗與眾生是同一不二,所以他具有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情,他為了知悉眾生的苦難,因此願意比眾生承受更大的苦難。

一日有僧訪趙州,問:“久向趙州石橋,到來只見略約。”(略約,就是搖搖晃晃的意思)。

趙州說:“汝只見略約,且不見石橋。”
僧又問:“如何是石橋?”
趙州說:“度驢度馬。”
——趙州寺院前的石橋是讓驢馬走過的,趙州把自己比做石橋,象徵了修行者把全身心奉獻給別人,儘管受驢馬踐踏,也毫無怨言。鈴木大拙談到這個公案曾有這樣精到的評述:“對趙州石橋來說,不僅驢馬從上面經過,現在還包括重型卡車和火車等運輸工具,它都願永遠荷載它們。即使它們濫用它,它依然悠遊自得,不為任何騷亂所動。‘第四步’的禪者正像這橋一樣,他不會在左臉被打後再轉過右臉去讓人打,但他會為人類同胞的福祉默默地工作著。”

有人問趙州:“佛是覺者,又是人天的導師,他是不是已免去一切煩惱?”
趙州說:“不,他有最大的煩惱!”
“這如何可能?”
趙州說:“他的大煩惱就是要救度一切眾生!”

——佛是最究竟的圓滿,也是禪者“見性成佛”、“即心即佛”的最上境界,可是在佛的最後並非一無所有,在佛之後還有眾生,這說明了大悲植根于大智之中,而大悲也是大智最燦爛的花朵。

趙州的禪風如今還吹拂著我們,象徵了真實的禪心是不能離開慈悲的,即使是涅佾之境,也有慈悲的本質。在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中曾把大乘的清淨分為“離垢清淨”和“本性清淨”兩個層面。離垢清淨是舍迷求悟,是步向大智之路,而有了大智慧的人,當發現眾生本性清淨,而這種“始淨”或“本淨”裡面本來就有慈悲。

所以,一個真正的“覺者”,一定是體驗了無常與無我的人,認識了宇宙為緣起性空的無常,才能體現智慧;知悉了在無我空性中眾生平等,就能有自然的慈悲。

對於修行者而言,“覺”不是一個終結,也是相對的開始,因而,佛或者禪所體驗到的空,不是虛無的空,而是人和一切事物任運無礙的圓滿。

空,是清淨,是無礙的大智,也是圓融的大悲。

沒有惡,就沒有善;沒有真空,就沒有妙有。在宇宙萬有中,一切看起來各自獨立,其實是相互依賴的。當宰相的女兒去做阿拉伯王的妻子時,她是解救那無辜的宮妃,但這解救的根源是要開啟國王的智慧與悲心,要解救善先拯救惡,這是多麼值得深思呀!

禪宗裡常把覺悟者稱為“人天眼目”,是三界的眼睛,在這眼睛中智慧與慈悲是一對的。一個人走向開悟之路,是有著“越來越亮的雙眼”,是淨化眼目的開始。若偏向于智或悲,就會使眼睛蒙塵,使我們不知道此刻的生活便是永恆的顯示,也會使我們忘記如果沒有普遍解脫,自我的解脫便失去了意義。真正的禪是具足的,它的本質是悟,真正的悟,是智在悲中,悲在智中,如雨之于水,不可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