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每個年齡的煩惱,都會在那個年齡的地方,安靜地等著你,從不缺席。」
我給年輕人壯遊的第四站:澳洲或紐西蘭,克服「少年維特」必然的煩惱,並且學會更踏實的生活態度。現在到澳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多數擠在雪梨、奧克蘭,咖啡館或餐廳,非常可惜。如果今年我才二十初頭,擁有強壯身體,我會找一個紐西蘭農場打工。
⋯⋯紐西蘭是一塊從南極分離出來的土地,它的自然風貌與動植物生態,充分顯示極地風景;她的地景及文化都像一個從苦難戰爭中逃出來的孩子。當地的子民沒有過度的慾望,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寧靜而且感恩;這種心情很像頓悟修練後的老道士。
一個年輕人來到此地,而且從事農場工作,鍛鍊的將不只是體魄、英語,還有心志。
在工業社會革命之前,農業社會如果一年GDP成長1%,就是不得了的盛世;即使GDP為零,表示那一年沒有天災與人禍,舉國歡騰。紐西蘭的許多農莊主人,至今還保持著這種態度。種植奇異果的農場,以科技身分證追蹤每一個奇異果的成長、收成、及品管;誠實,使得紐西蘭的奇異果透過自由貿易銷售世界。即使使用了高科技認證,農民仍然每日小心翼翼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對他們而言高科技只是加強了一名農夫出產農作物的品質與生產總量管制,那種敬天的古老文明從未離開。
一顆種子、或一棵小樹苗,植入土裡,土不能挖太淺,也不能太深,一絲馬虎都不得;雨多了,不澆水;陽光大了,可能一天噴水一次或者兩次。你偷懶一天,一點點,明天它就以枯萎的模樣回答你,前功盡棄。
年輕人,最糾結的莫過於少了毅力,卻擁抱太多煩惱。但事實上不論未來你做什麼,使你不會後悔、不斷累積實力的,惟有學習做事腳踏實地、不分大小事皆全力以赴的敬業態度。
在農場的日子,一片麥田從一粒種子、長成、直到終於發芽了;此時農夫沒有猶豫,在麥田最完美、迎風搖曳的時刻砍掉麥桿,收成麥穗。於是麥田又回到光禿禿的一片,然後一切從頭開始。農夫不可猶豫最好的收成季節,過熟了,麥穗即空;農夫不能感傷一切重來,那是他下次收成的保證。
農場的生活,你沾汚了身體,卻洗滌了乾淨的心。你漸漸明白,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不能猶豫也不必感傷。你無法真正擁有什麼,只是不斷周而復始地經歷。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得與失、隱與顯;都不過是生活札記中的一頁。
而作物生而又死,死而又復生。今年的欠收,不必然是明年的失落。農民有一種與天與地特殊的感情,他們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生命無所謂長短,無所謂歡樂哀愁,無所謂愛恨得失;一切都會過去。
在農場的日子:無論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解渴的水,吃飽食的粗食點心,它們都是生活上難忘的妝點。
在和大自然作物的相處中,你會發現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人生,不訴苦,不煽情,不靠苦難博取同情。世間萬難中, 每個人都還在按部就班的生活,早起的麥片,月下的馬鈴薯加魚排;農夫們日夜生息、世代繁衍。或許平凡漫長的一生充滿辛苦,但卻被農人們當成遊樂場,一點點豐收,即是上天莫大的賜予。這大概才是人生應習得的意義;無論如何只要還能生活,就值得歡喜。
我們都喜歡《小王子》,《小王子》中有段名言:「用心才能看見真實。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見的。」七年前,我在紐西蘭的農莊裡和當地工作女孩聊天,她説:經營一個牧場兼農場,妳只能向大地臣服。你對所有努力的結果沒有把握,只能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她在農場工作二十年,養殖山羊,也整理莊園。同一品種,同一時間種下的樹,有的荗盛,有的枯萎。你看不清土地為何如此分類了它們的不同命運;但是當你用心感受葉片的變化,日照的差異,你會漸漸明白什麼狀況下,植物會活得更好。她常常在月光下唱歌給植物聽,她相信它們感受了她的心跳。
有一天,當你年老,有人問你,人生的哪一段時光最快樂,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在農場的時光。那時,虛榮不存在,日子知道太陽、溫度、雨水、月亮。那時覺得身體承受很大旳壓力,精神上卻清楚感受:自己活得多麼清醒而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