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贏現在,也贏未來」?
雜誌專訪我的一些教育觀點,其中我特別提到「進步幅度」、「實質競爭力」這兩件事,不僅提醒手上擁有優秀孩子的老師、家長,更想激勵偏鄉或資源相對缺乏的教育工作者,其實你們的孩子一點都不差,你的努力更是未來關鍵,絕對不可灰心喪志。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所以,很多人羨慕⋯⋯溫老師在台南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任教,擁有全台灣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的確,這是事實,無須掩飾或規避討論,但是,我想問的是:「溫老師這麼辛苦研發教學策略,只是為了讓這些優秀的學生考上好學校?」
別忘了,這些人理所當然可以考得很好,因為他是如此接近成功標的,就好像一場100公尺賽跑,他的起跑點若是在80公尺處,別人的起跑點遠遠落後於他,所以,對他而言,成功猶如囊中物輕而易舉,可是,過程中,他學到了什麼能力?累積了什麼作戰方式?反觀其他選手,在資源相對匱乏之下,他想贏得勝利,必須付出更加倍的時間、體力、耐心、意志力…,而最終,最殘忍的現實莫過於還得接受極可能失敗這件事。
但是,這群人若是沒被這個「一翻兩瞪眼」的結果打敗,繼續咬牙向前奮戰,最後,能在人生的另一場賽事—職涯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的未必是原來名校的學生,不是嗎?
只可惜,我們不曾被教導如何從各種向度分析「努力一件事」之後的成敗,喜歡直接了當註解:「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是過度吹捧成功者,容易錯失自省檢討機會,就是無情打擊、忽視失敗者的付出,一場賽事,無人獲利,豈不是雙輸?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勝利兩個字能否重新寫得恆久,寫得寬容,寫得務實?
有沒有一場比賽,最終能讓成功、失敗者皆從中獲益?
這樣的前提其實有賴老師、家長在賽前和孩子諄諄教誨,賽後擁抱解釋。
●贏現在,輸未來 – 為「優秀」重寫定義
從來不以擁有優秀學生自滿,是體認這些天之驕子,反而常常是被優質教育環境蒙蔽,成了未來職場的受害者而不自知。
怎麼說呢?
最近一位過往任教,今年已升高三數理資優班孩子,因為全班共同出書,邀請我參加新書發表會。碰了面,一如過往,我們的對話都不是在功課學業上,我直接問他:「要考醫學院是你的選擇嗎?」這麼問,當然是希望他能體認到要念醫學院對他不難,難的是他是否確定,非他人期待或分數使然,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當醫生果真能展現他所有的才華與實力,而沒有遺憾。
事後,爸爸來信:
「再次感謝妳到場支持,並為我們家小子開示。他當然還是不願意告訴我們和妳的對話內容,不過神情上看得出來他應該聽進去了,也咀嚼消化了。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醒他以後要記得回來跟老師報告近況,再讓老師加持一下。」
為什麼爸爸還要擔心這個分數頂尖的孩子?惴惴不安的背後隱藏什麼樣的睿智思維?這些家長為何不以孩子的分數自滿?難道,考上醫學院不是人生勝利組?
我不是要他改變任何決定,只是我知道,老天爺讓每個孩子到這世界上,都是有任務的。
然而,我們卻昧於「分數」,倉促或貿然決定了自己的一生,事後方才驚覺,不是沒有挑戰讓自己活著有成就感,就是以為分數代表一切實力,結果真正到了職場才發現,遠不如當年成績落後自己一大截的低成就同學。
我不得不提醒台灣的資優教育,是最容易讓所有人失去警戒心的一種教育環境,這裡擁有最好的師資,最佳狀態的學生,稍稍一不小心就會犧牲這些理當更有創造力,最有戰鬥力的孩子,因為他們本來就位於「明星學校」邊緣位置,成功是一步之遙,而非資優班學生,可能跋山涉水、峰迴路轉,最終還摸不到名校的邊。
但是,你確定這過程中,除了原來的優勢讓其考上好學校,你竭盡所能地開發了這些學生其他區域的能力?如果沒有,一樣的養成過程時間,他有比那些非資優班孩子優秀嗎?還是,為了衝升學率,原地打轉的猛寫一些不需讓他再重複的測驗卷,人生的黃金時光可以這樣糟蹋?
什麼意思?
很簡單,當你發現學生學習已經完全不需費力,如同機械般固定重複,就是嚴重的警訊,此刻,提醒你不可自滿,該是請學生跳離舒適圈的時候了。
欣見上述高三數理資優班全班出書上市,翻轉傳統制式課程,走出教室面對現實,的確讓這群高中生多了一項挑戰,也激發出數理以外的文學成就,老師的用心就是看見了優秀絕非只能坐享其成。
●輸眼前,贏未來 – 為「成功」改寫定義
跳離舒適圈,就要準備好接受「一連挫敗」這件人生功課。
每個班級學生都有高低成就的落差,如果我們只看見終點勝利者的姿態,極可能不經意忽略後來者的心理狀態,這些需要「雪中送炭」的選手,只消一句溫暖的鼓勵,或者寬厚的肩膀讓他哭泣,再聽聽他奮力卻還是失敗的故事,他極可能是未來人生的真正勇者。
比別人辛苦、努力這件事,若有天分加持,真正的成功當然就會歸於你;少了天分,老天爺報答的方式就是「態度遷移」這件事,這麼反轉思考,當然是想肯定認真打拼找出路的老師、家長、孩子,終點冠軍不會是永遠的進行式,唯一能持續發酵的是,學習過程中培養的漲幅與實力。
當年我念的台東師專體育科,是全國九所師專分數最低的一班,當時,為了有一技之長想進校隊,卻遭熱門校隊拒絕,只好被迫加入最痛苦最無趣的游泳隊。五年持續辛苦的訓練,卻永遠輸給游泳保送的國手同學,你要知道,我的同學不必從頭學起,我卻得從岸邊打腿、拿著浮板練習姿勢,慢慢進步到一趟一趟練速度;她不需要在台東北風呼呼的冬天6:00早起下水;她不用擔心岸上教練的怒吼狂罵,她只要年年笑納大專甲組的冠軍,而我們只能揀拾國手後面剩餘的獎項。
相較於我的國手同學,那五年雖然年年在大專組寫紀錄,卻在真正的社會組成績節節敗退,很明顯的,她一點喜悅及成就感都沒有;不像我們從無到有,雖然未在大會寫紀錄,卻為自己的人生不斷創下輝煌的事蹟。一樣比賽兩樣情,引起討論的不該是最後的成績分數高低,而是進步幅度和實力增長的課題。
所以,這一路「游」來,最大的收穫不是我能不能成為頂尖的游泳選手或教練,因為我其實真的沒有興趣,但,游泳時只有水底白線的陪伴,讓我後來能習慣孤獨、單調、乏味的人生而無任何抱怨;當然,過程中校隊的人情冷暖,比賽時的殘酷激烈,賽後永無止盡的再練習,雖未選擇走上游泳相關工作,卻也讓我在教學時更加如魚得水。
●贏現在也贏未來--最佳的人生狀態
最佳的人生狀態當然是「贏現在也贏未來」,可能嗎?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不管是誰,只要你願意改寫輸贏的定義,也設法調整心態與做法,輸贏就是握在你手裡的球,怎麼投,當然由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