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一瞬,染盡凡塵〕

2016071711:06

「物哀之美」
〔落花一瞬,染盡凡塵〕

縱使落花一瞬,像極了一場華美的宴會。

一夜春雨席捲,滿地落英,花在極盛極美時紛紛墜落,帶有厚重的儀式感,讓人不覺可惜,多的是讚賞和稱奇。

⋯⋯

日本,就是這樣的民族,追求極致的美。

日本人好美,崇尚物哀、幽玄、侘寂,其中尤好“物哀”之美,以櫻花最甚。在日本,花是有神性的,萬物皆如花,萬物皆趨於美。櫻花雅而不艷,開時相偎,簇擁而來,謝時同去,一時紛紛,齊開齊落,似雲水流逝。

他們希望自己死時也像櫻花一般,燦爛而開,倏然而謝,沒有滯遲,沒有留戀,沒有痕跡,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刻死去,是生命最好的完結方式,甚至在諸多文學中都體現出這樣的死亡美學。

相比其他的民族,日本的愛花里有的是”道“,有的是濃濃的禪意,“生花”要用青松打底子,崇尚自然的本源,從自然裡來,到自然中去,是生命的本真。

除卻花道,茶道、武士道、俳道等同樣是日本文化的縮影。

日本茶道原取自中國,而日本人在茶中融入倫理、美學、宗教、哲學,使之不僅成為一種物質享受,更是精神的重要投射。千利休於16世紀末開創了日本正宗的茶道,提出“和敬清寂”,茶與禪一併,茶道的“無一物中無盡藏”中蘊含的哲學思想,與日本簡樸、節制、驕矜美學理念相統一。就如同書中所寫,飲的是獨立精神,開的是自由花。

“閒寂古池旁,青蛙跳進水中央,撲通一聲響”,被日本人稱為的“俳聖”的松尾芭蕉,這句詩辭藻簡樸至極,記錄的也是生活中最尋常的一瞬間,永恆時間中起的一點波瀾,轉瞬又回歸平靜,體現的即是日本的最普遍的美學意志。

“俳諧詠物,不外花月,而其詠人,多為武士。”這些俳人如芭蕉大都為武士出身。當我們提到日本武士時,往往將他們與兇殘嗜血的日本浪人混為一談,其實不然,真正的武士非常高貴,即使明知將赴一場必敗之戰,臨上疆場前,依然用香熏透盔甲,在鎧甲插上花,落花一瞬,絕美赴死。

圖文/ 網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