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深入的關係,越能觸碰到那些讓人不舒服的東西

2017072111:12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天空、雲、戶外和水
~『越深入的關係,越能觸碰到那些讓人不舒服的東西,許多人一次又一次地從這種不舒服中逃開,告訴自己“這個人不合適”,期待下一段關係會更輕鬆愉快,卻一次又一次地繞回原點,面對著沒有完成的功課。』

頭腦喜歡編懸疑驚悚的故事,喜歡扮演偵探,
常常自以為洞穿了他人的真相。

⋯⋯

比如,一個你在乎的人忘記你的生日時,
你的頭腦可以活生生編出一部恐怖片。

也許人家只是忙著自己生命中的其他事情,或者出國了,
根本沒有那個閑工夫通過刻意忘記你的生日來忽視你。

從無窮無盡的故事中跳出來的一個好辦法,
是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後詢問對方的想法和感受,
而不是先入為主地把一堆假設和評判扔過去,
讓溝通一開始就充滿火藥味。

從自己出發,坦誠地表達感受,需要很大的勇氣,
以及對自己很深的愛。

評判別人:“你這個人真的很冷漠”,
總是比“我非常害怕被拋棄” 要容易得多。

情緒成熟的練習是最難的修行,

因為這代表你要通過層層關於『我』的尊嚴,面子的問題,
當你袒露脆弱時,也許某個不能接納自己脆弱、
從而也無力接納他人脆弱的人,
會重重地在你的脆弱處踩上一腳。

然而,在所有情緒暴走的經驗裏,
人隨著自己的情緒成熟度不斷提升,
吸引到身邊的人的情緒成熟度也會提升。

如果有一個很強烈的、你覺得非說不可的假設,
你可以說 “我感覺到你是通過不回應來表達對我的不滿,
是這樣嗎?”

通過這樣的詢問和確認,你留下了一條溝通的通道,
而不是通過激烈的評判把通道堵死,
只留下權力鬥爭與彼此傷害。

不要被電視連續劇裏的那種溝通方式洗腦。
在現實生活中玩戲劇,也許一時能獲得強烈刺激帶來的快感,
卻不會有你想要的結局。

太多的故事,基於“你應該”——“你是我的朋友/親人/伴侶,
所以你應該這樣”,“”我為你做了這麽多,
所以你應該那樣”,“你之前是這樣的,
所以你應該繼續這樣”……

當“我”被一大堆“應該”占據時,就再也看不見真正的“你”了。

在關係中,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竭盡全力地防禦,
試圖保護自己既不被拋棄,也不被吞沒,當我們感到威脅時,
往往會深深陷入自己頭腦的故事,相信自己一定是對的,
完全忘記了對方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宇宙,
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有她們自己的優先事項、
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恐懼。

只有不斷培植內心的勇氣與慈悲,才能從這個迷宮中跳出來,
才能在自己感到非常不舒服的時候,
仍然記得問問對方“你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麽”。

時刻提醒自己,我的假設很可能是錯的——
對,永遠正確的“我”,也可能出錯。

我曾經深陷於“證明我是對的”的遊戲,直到有一天我問自己,
到底是贏重要,還是愛重要?然後我不得不承認,
愛才是我真正的渴望。

越深入的關係,越能觸碰到那些讓人不舒服的東西。
許多人一次又一次地從這種不舒服中逃開,
告訴自己“這個人不合適”,期待下一段關系會更輕鬆愉快,
卻一次又一次地繞回原點,面對著沒有完成的功課。

沒有人喜歡不舒服,人人都想要舒服的情境,
經常想從那些不舒服的功課中逃開。
但別忘了,不時地會問自己,
如果只要舒服,又走ㄧ回人間幹嘛呢?

更多
 
圖像裡可能有游泳和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