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漏,發炎的關鍵

2017110813:17
腸漏,發炎的關鍵

腸漏,發炎的關鍵

 

  • 定價:350
  • 抗發炎的關鍵,小心「腸漏症」作祟!

      「腸漏症」是近年醫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愈來愈多研究證實腸漏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而身體的慢性發炎,正是過敏、肥胖、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腸躁症、心血管疾病、慢性疲勞、關節炎、慢性偏頭痛等許許多多慢性疾病的罹病主因。

      換言之,會引起身體發炎的「腸漏症」,極可能是你百尋不著的治療關鍵!

      若能修復腸漏,將大幅降低體內發炎的機率,不但能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甚至能讓我們就此遠離慢性病。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疾病起於腸道。」腸道黏膜細胞全年無休地處理著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水分、微生物、毒物、藥物。黏膜細胞一邊吸收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水分、電解質;一邊將毒物、有害微生物、過敏原、無法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阻擋在外。患有「腸漏症」卻不自知,形同防火牆失守,包括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食物過敏原、環境毒素等有害物質,都可能因此「漏」進體內,引發一系列的免疫和慢性發炎反應,形成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在多數人皆有小病小痛、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年輕化的今日,「腸漏症」絕對是你我都需要了解的重要觀念。只要調整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人人都能修復腸漏,重新找回健康!

    ~*醫界鄭重推薦(按照姓名筆畫排序)*~

      吳明賢教授∕臺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邱泰源教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黃國晉教授∕臺灣醫用營養醫學會理事長
      蔡兆勳副教授∕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佳鴻醫師

      鴻馨診所院長。臺大醫學系醫學士、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祕書長、臺灣醫用營養醫學會會員、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IFM)醫師會員、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核心課程訓練、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專科醫師考試通過。

      吳醫師認為身體的組織、系統、器官的生理運作,都是彼此緊密相關、互相影響,而非獨立運行。面對慢性病的趨勢,我們可以試著跳脫以「疾病為中心」、器官各自獨立、單純治療症狀的框架,融入以「創造健康」、「人為中心」的全人整體照護思維,透過生活形態中飲食營養、運動活動、睡眠休息、壓力管理、周邊關係、心理情緒心靈等各面向的調整,讓身體各系統間的生理功能和諧運作,進而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Optimal Health)。他主張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做起,進而影響周邊的人,讓大家一起變得更好、更健康。

      更多健康資訊及演講邀約,歡迎至:
      「Dr.Henry Wu's Health Notes」部落格
      「Dr.Henry Wu's 健康記事」臉書專頁
     

    目錄

    推薦序一 落實預防保健,顧腸才能顧本
    推薦序二 以全人醫療為基石,遠離慢性病
    自序 抵禦慢性病,健康的腸道是我們最有力的盾牌

    Part Ⅰ 腸漏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
    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大腦
    腸子怎麼會漏?──何謂腸漏?
    腸漏看得到!
    吃麵包會肚子痛?從麩質不耐症「乳糜瀉」看腸漏
    淺談致病三元素
    慢性病的關鍵:發炎
    腸漏易引發慢性發炎,形成惡性循環
    腸漏與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不會怎麼樣吧?」
    -肥胖浪潮來臨
    -「脂肪肝不痛不癢,有那麼嚴重嗎?」
    腸漏與自體免疫疾病
    腸漏與糖尿病
    腸漏與腸躁症
    腸漏與食物過敏

    Part Ⅱ 避免NG行為,腸子才不會一直漏
    修復腸漏的5R計畫
    NG行為一:吃下不該吃的食物
    -食品添加物
    -高糖、高精緻化的西式飲食
    -健康食物可能是「食物敏感反應」的元凶
    NG行為二:不當使用藥物
    -制酸劑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抗生素
    NG行為三:酒精
    NG行為四:接觸環境中的有害因子
    -塵螨
    -空氣汙染
    NG行為五:承受過度壓力
    NG行為六:過度激烈的運動

    Part Ⅲ 關鍵步驟,修復腸漏
    什麼是健康?
    -多數人都是「亞健康」
    -醫療人員不是健康的關鍵
    -藥只能治標,改造生活形態才能治本
    原則一:吃對
    -吃對營養,遠勝於計較熱量
    -少糖、少精製、少加工、少速食
    -多天然、多原型
    -50%以上的蔬菜類食物
    -吃好油
    -注意過敏或敏感性食物
    -認識幫助修復腸漏的營養素
    -營養補充品非萬能
    -「食育」遠勝德智體群美
    原則二:適當動
    原則三:睡好
    原則四:紓壓
    原則五:戒菸、戒酒
    -戒菸
    -戒酒
    原則六:規律作息
    健康是一輩子的事業,CEO就是你自己

    附錄 無精製糖、無麩質食譜
    參考資料及文獻
     
     

    推薦序一

    < 落實預防保健,顧腸才能顧本>
    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邱泰源教授   


      日前臺大公衛學院公布了一項與國民健康署合作的調查報告,指出國人死亡的危險因子排行榜依序為:高血糖、吸菸、高血壓、空汙PM2.5、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飲酒、BC肝炎、高血脂、嚼食檳榔等,明顯可見,絕大多數的危險因子都跟後天的生活形態、飲食行為和環境因子相關。

      臺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提供了便宜有效率的醫療環境,但如今臺灣社會面臨慢性疾病盛行、高齡少子化趨勢、不斷高漲的醫療費用等嚴峻挑戰,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