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的接受之道

2017120913:12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雲、大自然和戶外
~『全然的接受之道,在體驗中超越,在內在的統一中解脫。執著和抗拒都是束縛我們的力量,每一個批判都會使我們和被批判者捆綁起來不得脫身。只有全然的接受,絕對的寬恕,無條件的愛,才能使我們從形式世界裡脫身,並把形式世界轉化為天國和淨土。 』

全然的智慧,乃古今中外不同靈修體系的共同法門,
是修行的真正目的和歸宿。

佛家謂“無我”,道家謂“無為”,儒家謂“中庸”,
易家謂“太極”,禪宗謂“當下”,黑格爾謂“存在即合理”,
新時代謂“無條件的愛、絕對的寬恕、
一的法則”,都是對全然的智慧從不同角度和語境的表達。

古代佛道更多是從“否定”的語境來表達,
這也造成了一些修行的誤解和誤區,
給一般人以消極、避世的感覺。

新時代多用“肯定”的語境,
應該說是更清楚的表達了全然的智慧,或曰整體的智慧。

佛經說的“非想非非想”、“諸法空相”、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說不執著於任何單極和表面,
而否定也是一種執著,也應該被否定,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這都是表達了對二元對立的否定,對單一極性的否定。
否定是“見山非山,見水非水”的修行階段,
而修行的進一步則是 “復見山為山,見水為水”――
我用“全然的接受”來表達。

它不再否定任何極性,而是把它們納入一體、予以整合,
而整合不是消滅,而是尊重每一種極性的存在
並看到極性間的自然轉化。

惡不是善的對立,黑暗也不是光明的反面,
無明也不是覺悟的大敵。

黑暗只是光明的不在,撤去圍住小黑屋的帷幔,
屋內的黑暗不可能戰勝外面的光明,
而光明卻可以瞬間轉化黑暗。

全然的智慧肯定並接受衝突的存在,
若想在我們生活的二元世界完全消滅衝突和對立,
這只是無用和無益的幻想,
但它們卻可以被我們的目光所轉化為一元。

世界從來無需改變,需要改變的只有我們的看法和經驗。
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在有限中看到無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在缺陷中看到完美、在平凡中看到神聖、在無常中看到永恆、
在機械中看到意義、在大地上看見
上主的清明目光和堅定信念。

“心想事成”只是止小兒哭啼的糖藥,
“活在當下的天堂,一無所求,
一無所需”才是終極的解脫。

相信一切都是完美的這一哲學命題是容易的,
而實實在在的功課是學習全然的接受,則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只要開始,只要上路,
一切都會在因緣成熟時開花結果。

全然的接受有兩個面向,一個是自己,一個是世界,
當然向外的面向其實也是向內的一種變形和鏡面效應。

全然的接受自己是開悟和解脫的開始,也是終極。
這裡面有些悖論需要小心理清。

我們心靈總有兩種層面的聲音,
一個是更內在、更深入的寧靜、關照,
它接納一切,不受任何打擾,是我們更真實、更深刻的我,
一個是較表面的、喧囂的各種聲音,
它們總是不停的判斷好與壞、是與非,
總是對世界充滿抗拒和衝突,
是我們的人格自我和傳統修行所謂的“我執”。

自我必須不斷的被放下,被我們的更高自我轉化,
向整個宇宙臣服,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自然發生的結果,
它必須被溫柔對待,而非誅殺。

凡是強行誅殺、消滅“自我”的,
必是“自我”另一詭異的化身。
全然的接受,首先就是接受自己那非全然接受的部分,
愛每一個子人格和自我的聲音,它們自會成長和轉化。

這裡又涉及另一個常見的誤解,
全然的接受並不反對心靈的成長和世界的變化,
生命是一種歷程,全然正包括了這種永動和變化。

從我們二元的時間觀念看,一切是流變的,
而從終極的無限的宇宙看,又從沒有任何變化,
一切都已完備,所有的結局和劇本也已寫好,
我們只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經歷和旅行。

就像一本書,它早就靜靜的放在那裡,
而我們的線性意識賦予了閱讀的先後次序和時間運動。

這種無限的宇宙觀,有助於我們接受當下的自我,
安然地活著當下,我們不必去急於改變什麼,成就什麼,
只需要享受這個生命的每個歷程、每個當下,
我們沒有實現的夢想一定在某個宇宙裡
由我們存有的其他分身或我們更大存有(神)的其他片段體實現了,

我們現在正經驗的現實一定有它的意義和價值――
不論是痛苦還是快樂、偉大還是卑微、清明還是迷霧。

我們生存的物質世界、地球層面本來就是一個受限制的層面,
我們只能選擇和經歷一種現實,
但任何層面都是被整體宇宙所祝福的,

我們也應該對黑暗心存祝福而非詛咒,
對黑暗的體驗心存敬意和謝意,
這是在承擔著二元世界必要的極性。
全然的接受,不僅僅是一種哲學觀念,
而是我們需要落實在心靈的實實在在的“修行”。

所謂修行,實無修處,全然接受的最後
其實是連“修行”這個觀念也會放下,
只是順遂自然的變化。

但ㄧ開始,我們還是要有所為,
那就是溫柔的聆聽、靜觀、擁抱我們的每一個念頭、
每一個情緒、每一個慾望、每一個選擇,
去整合我們人格的每一個面向,
去豐富我們心靈的每一種極性。

一個靈魂存有,就是一個心靈完形,
而上帝就是宇宙萬物靈魂的完形存在,
一種金字塔的意識完形就是生命全部的歷程,
也是我們進化的方向。

只有一個完形才可能解脫世界的束縛,
而每一個深陷世界的片段都被賦予了某種神聖的極性。

開悟的大師不一定是溫吞吞、不冷不熱的中性人,
他們是可以選擇不同面向和極性強度的自由人,
他 們是有真性情的、活生生的人。

全然的接受的一個重要面向就是對自我命運的接受。
我們的命運是個人自由意志和靈魂大我的綜合作用結果,
我們出生的環境、我們先天的天賦或缺陷、我們的父母、
我們的性別,乃至人生的很多際遇
都是有限的自我所無法決定的,
它們是我們更高自我已經或正在安排的劇本,
而我們必需面臨選擇――自由意志是人類獨特的心靈現象,
即是限制也是榮耀。

接受命運並不否定自由意志,
向宇宙和自性臣服也不意味著個體人格的缺失。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自我視線和能力的限制,
我們不一定能看清命運背後的東西,
我們必須學會體會、審查命運的更高目的,
苦與樂,悲與喜,我們有完全的行動的自由,
但我們必須擁抱每一個結果。

我們得學習禮敬生命,禮敬命運,
禮敬每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而其中特別難能的是禮敬苦難。

接受痛苦不是件容易的事,疾病、失敗、貧窮、孤單,
無數的苦難考驗著我們的肉體和心智,
司空見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就是大事,
就不再無關痛癢、無足輕重。

一個小小的牙痛可以擊敗最優秀的哲學家,
一次腹瀉可以讓最叱吒風雲的將軍無力反抗,
疾病是最典型的苦難,是我們學習接受課程中最忠實的朋友。

疾病使人誠實,我們必需面對自己的無力和受限,
它擊破了我們完美的幻想、讓我們的控制欲、
權力欲(自我,陽性力量)顯示出片面,
而開始學習發現我們心靈的另一極性
接受性、消極性(陰性的力量)。

抗拒只能加深痛苦,接受才能減輕甚至超越痛苦。
正視我們的身體症狀,可以發現我們心靈缺少的極性,
這也是靈性治療的根本和疾病存在的價值,
但我們不能幻想疾病在二元世界的消失,
物質的身體必須承受物理規律的製約,
當然任何現像都是更深的心靈現象。

深深的接受痛苦,是轉化它的唯一途徑,
其他治療都是症狀的轉移而已。
所以,一個開悟的大師,也許一樣會有身體的疾病的示現,
但他們的全然的接受性可以使他們活過而不是活在痛苦中。

佛陀六年的苦行沒有白費,
這使他明白了受苦的無益和無用,
也使他學會了和苦難相處,
當他不再追尋藉由肉體的痛苦來尋求精神的解脫時,
他不再執著於苦樂二元,他安然活於當下的一碗羊奶,
悟道來臨了(而不是他得道了)。

一切煩惱來自我們的期許,尤其是過高的期許,
當我們全然的接受當下時,我們就沒有慾望,
沒有希求,也就能沒有恐懼、沒有憂慮,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這樣的人,不自負,不自卑,無執著,無期許,
不憂慮,不恐懼,全然的接受生命的本來如是,
從容、鎮定、盡致而熱情的活過生命的每個當下,
任何形式的外在攻擊對他們都沒有了著力點和絲毫的殺傷力,
這就是悟道的境界。

老生常談的“知足常樂”“逆來順受”如果除去固步自封、
靜止不動的片面視角,其實是非常深刻的真理。

接受我們的好的狀態,也接受我們壞的狀態,
在能量的高峰我們積極創造和欣賞美善,
在能量的低谷我們安靜的承受和等待,
一切都會自然的變化。

我們只需要對靈魂和宇宙多一些信心,一些耐心,
一切都會活過,而光明和喜悅是我們終極的家鄉。

我們可以用全然的接受轉化一切二元的對立,
而最終我們會發現自己從沒有離開過一元的天堂。
全然的接受的另一個重要面向就是對
宇宙萬物的欣賞和對其他兄弟的接受。
世界萬像只是我們心靈的印象,
當然我們也是別人的風景。

仁慈、智慧而全能的上帝不會產生無用的東西,
每一種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
只有不適合的,沒有不好的東西。
我們厭惡的糞便,恰恰是莊稼的美食。
天賦與我生命,我只須活出自己的生命特色和心靈極性,
同時尊重和祝福其他的生命特色和心靈極性。

一朵紅玫瑰嬌豔的綻放,卻無需去宣稱
花兒必須是紅的、紫羅蘭的藍色是罪惡。
你可以擁有財富,卻不必厭惡貧窮,
你可以選擇男性,卻不必輕視女性,
你可以選擇異性戀,卻不必去譴責同性戀,
你可以選擇高尚慷慨大度,卻不必鄙視自私,
你可以選擇光明,卻不必詛咒“黑暗”。

凡是你鄙視和仇恨的東西,
你都可能做過或下一世選擇去體驗,
殺人者和被殺者的角色都會互換。

所有的生命都是我們的兄弟,都是神聖的上主之子,
即使最邪惡的角色裡也隱藏著上主的歌唱,
他們都有人性需要悲憫,他們都有神性可以被喚醒。

奇蹟沒有例外,真理必須放之四海皆準。
只有對所有兄弟的欣賞和熱愛,才能解放自己,
只有看到每個人都是佛種和上主之子的人,
才能被救恩,而一個人的救恩就是整個世界的救恩。

世界無需改變,甚至我們的行動也不要求改變,
改變的只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眼光,
而行動自然會在內心的改變後發生,
世界的改變會在每個人的改變後自然的發生。

全然的接受之道,不是逃避之道,
這條道路要求我們自覺地看清萬物的對立
並勇敢地歷盡衝突,在體驗中超越,在內在的統一中解脫。
執著和抗拒都是束縛我們的力量,
每一個批判都會使我們和被批判者捆綁起來不得脫身。

只有全然的接受,絕對的寬恕,無條件的愛,
才能使我們從形式世界裡脫身,
並把形式世界轉化為天國和淨土。

全然的接受,從內在心靈到外在世界,
從自己的每個境況到世間的每個兄弟,
這就是解脫之道、開悟之門。

“全然的接受”是一個神奇的咒語,
讓我們常常提醒自己,向自己低語,
也許不經意間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開始,上路,這就夠了,不必擔心旅程,
不必發愁還有的放不下、不接受,讓種子慢慢生長,
開花是必然的結果。

小飛蟲奇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