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河的兩岸,住著慈悲】

2018030310:05

圖像裡可能有大自然和戶外【一條河的兩岸,住著慈悲】

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誰也不曾想到,從前竟是一個千萬富豪。直到被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欺騙,導致了公司破產。為了打消他的輕生之念,妻子和女兒陪著他來旅遊,卻遭遇洪水,一家人被洪水沖跑,他僥倖被人救下來,妻子和女兒卻撒手人寰。他的心被抽空,已經沒有向老天控訴命運的力氣了,按理,這一次他更應該生無可戀,直接投進河裡,索性斷了人間這無休無盡的煩惱絲,可是他沒有。救他的是一個寺廟裡的小沙彌,小沙彌說:“生死不過一念,死易生難。生如死,萬念皆為塵灰;死如生,苦海亦可泛舟。我佛慈悲!”

“苦海亦可泛舟”,這一句猛然驚醒了他的魂魄。對於他來說,精神的死亡比肉體的死亡更可怕,既然命運把自己逼到死亡邊緣,何不折身而返,把生命的窮途末路當作一次重新開始的遠行!從那天起,他就在出事地點安頓下來,做了一條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義務渡著過河的人們,幾十年來風雨無阻。他只有一個念頭,不想再看到有人溺水。

那年的汛期來得早,洪水濁浪排空浸漫了平日裡清澈的河流,老人在渡口邊張望著放學的孩子們,對著咆哮的洪水自言自語:“這水咋越漲越高,讓我咋送娃們回家喲!”那天的渡船在洪水中有些飄晃,老人不斷地囑咐孩子們坐穩,專注地把持著船舵慢慢地接近對岸,可就在岸邊,船卻幾個來回也靠不了岸,老人握住錨頭用力向岸上拋去,錨紮在了岸上,孩子們也都上了岸。這時候洪水裡一個人拼命喊著救命,老人奮力把船滑過去,那個人剛把手搭上船邊,老人就看清了,竟然是他的老冤家,害得他家破人亡的那個騙子。那傢伙苦苦哀求著老人救他一命。老人咬咬牙,拉他上來,一句話都沒有說,拼命把船搖到岸邊,使勁兒把他推上岸,自己卻一個踉蹌翻到船下,一個瞬間就沒了蹤影。孩子們愣怔怔地望著,眼淚齊刷刷地落下,其中一個孩子問:“爺爺是游泳回家了吧?”

回家了!老人去與家人團聚了,他的家裡,住著慈悲。

小的時候,常去朋友阿凱家玩,他家大院裡住著一對老兩口,年歲很高了,膝下無子女,一輩子相依為命,感情很好。我每次去玩時,總看到他們出出進進的樣子與臉上安詳靜謐的神態。從阿凱的嘴裡聽到有關他們的點點滴滴,但我並不在意,在我的意識裡,他們是一對非常普通的老人,惟一有點特殊的是沒有子女而已。

老人對阿凱他們很好,阿凱有一個瘋叔叔,全家人都嫌棄,卻成了非親非故的那對老兩口的寵兒。那個時候,我一看到阿凱的瘋叔叔就退避三舍,可是這一對老人,一看到這個瘋子,就滿臉的疼愛,總是給予無限的關愛。

瘋子有一次不知何故離家出走了,老兩口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是自家親生的孩子一樣。步履蹣跚地找了一天一夜,終於找到了,高興得不得了,做了好多好吃的東西給瘋子吃。

也許是沒有子女的緣故吧。我在心裡想。但很快我便否定了自己愚蠢的想法,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老人的內心裝著善念,住著慈悲。

冬天在公園鍛煉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形:公園內所有花盆裡都撒著一些糧食,為了冬天的鳥兒可以不再辛苦地找食。

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不妥。鳥兒雖然在冬天有糧食吃了,不會再餓著,但另一方面,公園裡的很多小啄木鳥久而久之,對糧食產生了依賴,從而很少再去啄木了,樹裡的蟲子自然活著的就多了起來,樹就生了病。這樣看來,有些幫助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了糧食,鳥兒的叫聲變得比往年的冬天歡快了,可是這歡快裡,你是否聽出了一種慵懶?

鏡頭重播過來,看看是什麼人在做這些事——

垃圾箱旁,一個老人撿拾著別人扔的糧食,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要撿回自己的家,可是他卻背著去了公園。在公園每個落滿雪的花盆裡,撒上一些糧食……

我們是從“理”的層面剖析這件事,而那個老人卻是從“情”的層面做著這件事。

就算我們剖析得很有道理,也讓人信服,但是老人對鳥兒的慈悲心腸,我們不能熟視無睹。

慈悲,佛家的解釋是:“與樂為慈,拔苦為悲。”與樂,便是給予一切眾生快樂,拔苦,便是拔除一切眾生苦難,是悲天憫人的情懷。

我卻更喜歡從字面上去解釋它。

悲容易陷落,慈卻會向上引著人心。

一個人徘徊在河的這邊,渡不過苦,看不破難,他叫悲;一個人度到河的那邊,看破生死,參透輪回,他叫慈。

生命是一條河,這條河的兩岸,住著慈悲。左岸為慈,右岸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