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真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郦波

2018040623:45

圖像裡可能有花、大自然和戶外
《清明》真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郦波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有關這首名作的情緒與情感,通常的解釋是,詩人已經傷心過了,正是因為難以排遣「欲斷魂」的愁緒,所以才要找酒家,才要找「杏花村」。

這種理解其實不然,杜牧說「路上行人欲斷魂」,沒說他也「欲斷魂」。

要搞清楚這一點,對古人來說原本不是問題,而對今人來說隔膜了許多。最關鍵之處就在於:

清明節這樣的節氣,內涵到底是什麼?

清明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曆書》上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是好時節啊,天清氣朗,氣溫升高,更是春耕的重要關頭。

所以古人說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事實上除了農耕,清明在生活中也特別重要。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還叫鞦韆節。女孩子在這一天要盪鞦韆,連宮中妃嬪、宮女們也要盪鞦韆。可以看出,古人在清明的時候崇尚運動,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蹴鞠,接著還要開始放風箏。

不過這樣一來,有人難免會問,這不是太不莊重了嗎?

因為清明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啊。

說到這個矛盾,就要把清明節、寒食節和上巳節,放到一起說。

在古代,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的第105天,和清明的日子很近。清代湯若望曆法改革之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的兩天之後。湯若望曆法改革之後,寒食節就定在清明之前的一天了。

而現在,基本上是把寒食和清明放在一天過。

說到寒食節的起源,大家一般會想到介子推的傳說。但從文化發生學的角度上看,寒食節的源頭應該是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學會使用火,對人類文明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古人認為火有神靈,就要祭祀火。但所祀之火,每年都要止熄一次,然後重燃新火,這被稱為改火。改火的時候,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中國人的文化核心是祖先崇拜,所以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的時候也要隆重地祭祖。因為要改火,要祭新火,所以當日不能用火,只能吃涼食,這就是寒食的真正起源。

另一方面由於要祭祀,祭祀新火、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所以要掃墓,要有莊嚴的哀祭形式。

但如果只哀祀,只吃涼食,所謂過猶不及,尤其與春天的生發之道又不相吻合。

《黃帝內經》說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又說「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就是說 ,春天的時候,要讓身體內的少陽之氣,其實就是新火,自由生長,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

對這段話最好的解釋就是被孔子稱贊的曾點所說的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三月三的上巳節也是這樣,清明、寒食、上巳,這三個節其實有相近的特點。

第一,它們時間非常接近。

第二,它們都是先舉行祭祀,然後有各種的遊戲。這不僅不矛盾,而且非常科學。究其本質,清明、寒食、上巳,都是為了尊重生命。因為春天陽氣始生,代表著生機的出現,如同新火一般。

古人講究敬畏,要祭祀。在祭祀之後,就要體現出生機和活力來,又因為在寒食吃了涼食,在掃墓時有哀戚的情緒,就更需要通過健康的積極的情緒,把身體和靈魂引向良性循環。

這樣的生活觀、生命觀,既不失敬畏之心,又合乎大道自然,更充滿了正能量,特別能體現華夏文明生命哲學的大智慧。

說到這兒,我們就可以明白了,為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呢?

因為那是掃墓,那是祭祖,要表現哀戚的心情。

而為什麼詩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場面又那麼清新爽朗、如在目前呢?

因為這是踏青,這是遊春。

因為天地清明,萬物生發,我們作為自然的一分子,也要在這春和景明的時節,表現出生機和活力來。

所以最「清明」的不是杏花村,而是那個小牧童。他才是《黃帝內經》裡的「少陽始生」,他才是改火節里的新火新明。他輕輕地一指,就把一代代的國人引向了尊重生命、充滿生機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