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身體發高燒,身體很難受,就拍了一個打吊針的圖片發到朋友圈,求點安慰。
很快就跳出了一個評論:注意身體。
這是一個分別多年,但曾很要好的一個朋友留下的評論。
本來焉了似的我,立馬興奮了起來,飛快的在輸入框摁出一句:「媽的,你終於出現了啊,還以為你人間蒸發了。」
但想了又想,覺得太輕佻,於是刪掉,又打出一句:「很開心,你還惦記著我這個朋友嘛。」
又想了想,感覺還是不合適,太矯情了,又刪。
最後沉思了好一會兒,艱難地發出了兩個字:「謝謝!」
曾經我們一起逃課、一起吹牛、一起調戲女同學。
曾經畢業那天,我們拿起酒杯,誇下海口說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然而誇下海口的海口,如今也只能是海口了。
這個過程沒有背叛,沒有撕逼,也沒有交惡。
但我們就這樣,慢慢的、慢慢的,從置頂聊天到不常聯繫;
從秒贊朋友圈到視而不見;
從無話不說到最後無話可說。
原來,我們當初說的「永遠」,只有三年。
原來,我們以為友情會天長地久,卻想不到最後會無疾而終。
這時,不由得想起那句話:相識免不了人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
那麼,漸行漸遠的友情,甚至分道揚鑣的好朋友,還有必要挽回嗎?
我想不必了吧···
我們要明白,有些感情是階段性的,它偶爾交叉重逢,但絕不平行,我們要學會接受,有些友情的黯然離場,不是命運的捉弄,是宿命的安排。
其實三觀沒有高下之分,卻有你我之別。
相似的觀念把兩個人聚在一起,漸行漸遠的價值取向又將兩人無情的分離。
時間不可能給每個人都留下一摸一樣的刻痕。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彼此的身邊都有了和自己三觀一致的新朋友,而過去的好友,只適合懷念了。
《後會無期》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小情節:
陳喬恩飾演的小演員周沫,一個追夢者,主角浩汗的青梅竹馬,一個人背井離鄉到了大城市去打拚。
在主角浩漢找到了周沫,而又不得不離開時。
周沫對主角團說,混的不好你們可以回來找我。
浩漢問,那混得好呢?
周沫淡淡一笑,混的好你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很多時候,好朋友逐漸疏遠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我們奔赴的前程,有著不同的方向。
而歲月在變遷,彼此在成長。
昔日的同窗,數年後一個成了營銷部經理,一個成了水泥廠工人,自然再難以稱兄道弟;
曾經的閨蜜,數年後一個成了政府要員,一個成了餐廳的服務員,自然再難以結伴同行。
說來殘酷,大多友情的維繫,都是考量過維護成本和情感收益后的決定。
所謂老友,就是每個人心裏最初的地方,也是失敗時才會想起,而成功時淡忘的那個地方。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說過一段話:
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
是的,一個階段的美好,也只有一個階段的友誼。
所以面對漸行漸遠的友情,請不要水中撈月,不要刻舟求劍,更不要互相撕逼,不要口出狂言。
那看著離去的背影,總能做點什麼呢?
那句老話說得很好: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憶君。
一段美好的記憶,一程年華的見證,這就是漸行漸遠的好朋友,留給我們永恆的禮物。
.
.
文/周沖
來源:周沖的影像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