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時間管理的15條建議
丹尼爾•列維汀博士(Daniel J. Levitin)加拿大蒙麥吉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信息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
他在《有序:關於心智效率的認知科學》一書中,開出了15條關於時間管理的建議。
...
01
將任務分割成小塊。
任何一項任務,將它分割成塊——有意義、可執行、可操作的小塊。這樣能使時間管理變得更簡單;你只需要確保每個小任務順利完成。每個任務的完成都會讓你得到神經化學物質的滿足。諾曼底登陸這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之所以能完成,秘訣在於它被巧妙地分割成了上千個小任務。
...
02
某段時間內只做一件事情。
多任務模式下,任務之間來回切換所消耗的能量會更多;而專注於某一項任務,所消耗的能量更少,而且完成任務後,人也不容易感到多疲憊,所消耗的神經化學物質也更少。大腦的喚醒系統偏好新奇的事物,也就是說,注意力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劫持。注意,一封未讀郵件可以有效讓你的智商降低10分。多任務還會讓你想學習的信息進入到大腦的錯誤區域。
...
03
不要壓縮睡眠時間。
睡眠過程中,大腦有三大信息處理程序:整合(把某個經歷的單一元素或模塊組合成一個統一的概念)、同化(把信息整合到現有的網絡結構中)、抽象化(從例子中抽像出某個規律或規則)。這三個過程對你的記憶力、認知能力提升非常重要。所以,有時候睡一夜之後,你可能發現昨天練習的某個曲子彈得更好了,有困惑的問題想明白了。
...
04
缺失的睡眠無法彌補。
大部分的記憶鞏固發生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或清晨快速眼動睡眠的最後90分鐘。所以飲酒或睡眠藥物會干擾我們的記憶,因為最關鍵的第一個睡眠週期已經被藥物干擾了。這也是為什麼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減退的原因——因為睡眠最重要的90分鐘要么被干擾,要么從未出現。
...
05
養成午睡的習慣。
即便是四五分鐘的小睡也能顯著提高認知能力,改善記憶力,提高生產效率。小睡還能重新校准你的情感平衡,在憤怒和恐懼後,午睡能扭轉你的負面情緒,因為午睡可以激活大腦邊緣系統和情感中心,降低一元胺的水平,產生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的神經遞質。
...
06
拖延行為的影響因素
拖延=(完成任務所需時間x干擾指數x延遲指數)/(自信係數x任務指數)。很多拖延行為,究其原因是由不同因素導致的。有些是因為啟動困難;有些是因為計劃困難,對完成目標所需的時間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還有些是因為缺乏計劃,對執行過程中所需的物品材料準備不足。有時候你只是不知道從哪入手,這種情況下,如果能找個導師幫助你把問題拆分成多個部分,將對你很有幫助。
...
07
讓自己沉浸在心流中
讓自己常沉浸在心流中,這是一種自動高效率的狀態。當你專注於某個任務,任務目標明確、任務能夠得到即時反饋、任務能力與你的能力恰好匹配時,心流就會出現。心流狀態下,注意力被集中在有限的知覺領域,全身心投入,注意力與意識交匯。一旦你開始思考自己在幹什麼,你就脫離了心流狀態,大腦里通常會有一種聲音“還不夠好”;但你在心流中,你不會去想自己在幹什麼,大腦中又會出現一種聲音“我能解
...
08
外化信息
日曆、智能手機、To do list都是大腦的擴展,幫你把信息外化到紙張或芯片,讓你的大腦免於記憶無數細節。另外,還可以利用外部環境,來減輕大腦記憶負擔。大腦最不擅長記憶那些位置不斷變化的物品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記得牙刷在哪兒,卻經常不記得眼鏡放哪了。像鑰匙鉤、手機托盤、太陽眼鏡專用盒之類的物品,都是外化信息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無須將所有事情都記在大腦中。
...
09
清理大腦
每週專門拿一天出來,關掉電話,關閉郵箱和瀏覽器。在這期間,只做創造性的工作,其他的雜事全部拋開。讓自己進入一種心理狀態: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
10
不要讓小任務累積
當有一個大項目需要完成,一個很重要、需要花好幾個小時、好幾天甚至好幾週才能完成的項目,我們常常傾向於放下所有其他一切事情,將全部時間都投入這個大項目。但是這樣做意味著我們無法處理許多小的任務,這樣只會讓小任務累積,日後帶來大的麻煩。
...
11
五分鐘原則
如果某件事5分鐘以內能完成,那麼就立刻處理它。因為,如果這些小事堆積起來,你的大腦會不停提醒你去做,而當你大腦意識試著消除這樣的提醒時,大腦會形成心理壓力,導致你只會花更多的精力來讓自己不去處理它們。——但實際上,這樣的精力也許比你處理它們花的精力更多。如果有20件事,每件都只需要5分鐘,但你現在只能抽出30分鐘,那就將這些事情確定優先等級,決定它們是立刻處理、待會兒處理,還是直接放棄。
...
12
計算你的時間值多少錢
客觀計算你時間值多少錢,這樣你就能簡化很多決定,而不需要每次都重新評估。你只需要遵循一條原則:“如果我能花XXX元買一個小時的時間,這麼做很划算,那麼就花錢去做。”當然,這裡說的都是一些你不太喜歡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是一個時薪500元的諮詢師,那麼花100元獲得在機場免排隊的貴賓待遇就很值得。
...
13
時間成本與金錢價值
處理一件事所花的時間,不要超過事情本身的價值。比如你想在網上買件襯衫,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來挑選買哪件,那麼這個時間花費的就不值得。前國際象棋冠軍戴維·拉文說:“有人抱怨說我'都沒有了解事情的全部就做出了決定'。當然,了解事情的全部會再花費我一個小時,但這個決定本身就只值10分鐘。”
...
14
規劃日程
預測未來,時刻提醒自己未來會怎樣,這樣你才不至於一直倉促地趕時間。一家財富100強、市值200億美元的公司總裁秘書說,“日曆是我安排老闆日程最重要的手段。每天早上一上班,日曆會告訴我今天干什麼、要思考未來哪些事情。對於老闆要處理的新項目,我會算出他認為他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如果他認為要兩週能完成,我會在deadline的前三週就在日曆上備註,這樣他就可以開始思考這個項目。我還會在他可能開始處理這個項目的那一天的日曆上再放上一個備忘錄,這樣每天都確保他在做應該做的事情。”
...
15
不同年齡對時間的感知
不同年齡的人,對時間的感知也不同。怎樣充實時間,取決於你感覺自己還剩多少時間。如果覺得時間還很多,我們會專注於體驗新鮮事物,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但當發現時間所剩無幾,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一些可以短期內時間的目標,有情感意義的目標,花時間與親人和朋友在一起。儘管資料顯示,相對於年輕人來說,老年人的社交圈更小,更不容易對新鮮事物好奇,但老年人跟年輕人一樣幸福——因為他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愛好,他們在花時間從是自己的愛好。
...
摘自《有序:關於心智效率的認知科學》
[美]丹尼爾·列維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