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

2016072514:12

陳信安的相片。
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

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活在別人的眼裡。

相見是緣,不見亦是緣,相逢是緣,別離亦是緣。⋯⋯
塵世兩茫茫,都在來回間。

見與不見,何苦貪戀。
見與不見,一笑之間。

不論你傷害誰,從長遠來看,都會傷害到自己。
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

凡是你對別人做的,就是對自己做的;
你讓他人經歷什麼,有一天也將自己經歷。

佛教所揭示的因果,並不是用來嚇唬人的,而是用來提醒人的。
這個真理,不管你是否相信,它都在那裡,不增不減。

一位印度老人對孫子說,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隻狼,
他們殘酷地互相搏殺。

一隻狼代表憤怒、嫉妒、驕傲、害怕和恥辱;
另一隻代表溫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愛。

小男孩著急地問:爺爺,哪隻狼更厲害?
老人回答:你餵食的那一隻。
你的心所朝的方向就是你未來人生的路!

學佛,不只是對死亡的寄託,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的看待人生。

透過佛教的無常觀,我們會明白,
很多事情,雖然美好,但不會持久。
很多時候,雖然痛苦,但終究總會過去。
所以,佛教的【無常】是人生最好的啟示,
它讓我們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觀照。

佛法的作用是什麼呢?
就是調伏自心。

許多人一心只想求長壽、求無病,
想要修持財神求財富,或者修持度母求生兒子,
總之,都是帶著短視近利的世俗心態而修持,
其實這樣已經完全跟佛法相違背了。

叩拜,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不是聲音數目,而是清淨心地;
合掌,不是併攏雙手,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不是長坐不起,而是心外無物。

歡喜,不是顏面和樂,是心境舒展;
清淨,不是摒棄欲望,而是心地無私;
佈施,不是毫無保留,而是愛心分享;
信佛,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踐行無我。

一個人吃的專挑自己喜歡的,
住的專挑自己喜歡的,
交往的人專挑自己喜歡的;
那一旦遇到不喜歡的,
就會感覺無法接受。

其實,外境不可能永遠給你提供快樂,
只有學會適應不喜歡的,才能讓快樂永遠下去。

人生中不爭就是慈悲,
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淨,
不看就是自在,
不貪就是佈施,
斷惡就是行善,
改過就是懺悔,
謙卑就是禮佛,
守禮就是持戒,
原諒就是解脫,
知足就是放下,
利人就是利己。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了浮華,
卻看不透其下湧動的暗流:
有些人表面很幸福,
是他掩藏了難言的苦;
有些人臉上掛著笑,
心裡滿是無聲的淚。

愛炫耀的人,其實心靈多空虛;
常居上的人,方知高處不勝寒。

怎麼舒服就怎麼生活,
別人的評說,真的沒那麼重要,
你的幸福與快樂,
不在別人的眼神中,
而在自己的手心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