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互動就是一座冰山和另一座冰山的相遇

2020030510:58

未提供相片說明。
~『人和人的互動就是一座冰山和另一座冰山的相遇,如果你對他人、的冰山視而不見,對自己冰山懵然不知,關係就漸行漸遠了……任何衝突都是兩座「冰山」的劇烈撞擊的結果。』

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

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

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

大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

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冰山。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結構是:

1. 行為(Behavior

行為位於冰山的頂端,常常是別人唯一能看見的部分,

我們採取的行為是應對的外在表現。

行為底下的應對(Coping

人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習得不同的應對方式:

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裡一致型。

一個人選擇用什麼方式去回應壓力,

可以反映出本身自尊的高低。

非一致型的個體在表達時往往伴隨著低自尊。

3. 感受(Feeling

感受是普遍的人類情感經驗,比如愛、生氣、害怕等。

在個人身上會引發這些感受的因素,

則因不同的人、家庭或文化而異。

我們必須接納感受的全部範疇,負向與正向的感受。

 未提供相片說明。 

4. 感受的感受(Feeling about feeling

當我們體驗到某種特別的感受,比如生氣或者嫉妒,

通常會根據自己學到的信念

而產生對情緒的感受

我們或許被教導生氣是不好的,所以在生氣的時候,

會認為自己不應該有這種感受。

所以當你看自己的感受時,不只要看你有什麽感受,

還要看你對這個感受有什麽感覺?

5. 觀點(Perception

觀點住在我們的大腦裏,

包括我們的想法、思想、信念、規條、價值觀、

人生觀、解釋等。這是我們基於現在和過去經驗的結合

而產生的想法,但這不一定是此刻所見所聞的事實。

6. 期待(Exception

我們對他人和自己的期待是根據渴望而來的。

渴望是普世皆同的,但期待卻因人而異。

心理渴求會演變為具體化的「期望」,

包括對自己的期待,別人對我的期待,

譬如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孩子會內化這樣的期待,

就算父母早已經過世,我們還是很努力

試圖來滿足父母對我們的期待,

你要做的就是打破這些期待。

7. 渴望(Yearing

渴望是普世皆同的,不論是什麽種族、文化、宗教、

性別或膚色,所有人都想被愛、被重視、被接納、

被尊重、認可、關注、等等,當這些渴望沒有被滿足時,

往往引發人的低自尊,當渴望未被滿足時,

就很難與他人連結,或者連結不穩定。

8. 自我(Self

冰山的核心或基礎就是自我,

決定我們與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但常常需要花很長時間

才能了解它的真正本質。

我是誰---靈性、靈魂、生命能量、生命力、精神、

靈性、核心、本質。這是能量的駐守點,

一種生命的真實狀態,靈性工作的目標是與它連結,

發現我們本然的面貌,

以及我們最深切想要的是什麽。

未提供相片說明。

如何探索冰山?雖然事件發生時,

冰山的6個層次體驗是同時發生的,

但冰山探索一開始還是從線性開始,

就是按照冰山一層一層的覺察。

舉個例子,一個妻子看到丈夫把髒襪子隨處亂丟很生氣,

對丈夫指責說:我都說過多少次了,

穿過襪子要放到髒衣籃裡,你怎麽還是到處亂扔”。

這件事上,妻子的冰山是什麽樣的呢?

1 行為:看到髒襪子被隨處放置

2 應對:指責丈夫到處亂扔

3 感受:挫敗、憤怒

4 觀點:家要保持整潔,

東西不能亂放,他應該為自己的事負責;

我說過很多次,他都不改,一點都不把我當回事;

我每天要收拾很累,他一點都不成熟負責。

5 期待:他聽我的話,按我說的去做;要心疼我。

6 渴望:被尊重(按我說的做)、被認同(看到我的辛苦)、被愛(把我當回事,心疼我)。

7 此時的自我:失控、無力感、自我價值低。

如果妻子看到了自己的冰山,就會有覺察和思考:

“到底是什麽讓自己生氣呢?

只是因為襪子被到處放,需要自己收拾麽?

還是說自己是想控制他,讓他聽我的,

從而證明他重視我、認同我呢?

為什麽非要要求他和自己一樣擁有整潔的規條呢?

他到處亂放東西,就等於不能自理、不理解我的辛苦麽?

我是否可以尊重別人和我不一樣呢?……”

有了這些覺察,心情就容易平復。

冰山理論的魔力就在於,

哪怕我們從行動上沒有做出任何改變,

但我們卻可以變得完全不一樣,

這要歸功於挖掘冰山後的覺察以及轉化。

覺察永遠是改變的第一步,

可以通過不斷問自己這些問題,

來了解自己的冰山。

我使用了怎樣的應對姿態來應對事件?

事發時我的感受是什麽?

我對自己感受的感受和觀點是什麽?

事發時我有什麽想法和觀點?

事發時,我對自己、對他人、

以及他人對我的期待是什麽?

當時的情況下,內心的空缺、需要和渴望是什麽?

我的自我價值的瓶子是滿的嗎?

冰山的每個層次都是相互關聯成一個整體的,

任何一個層次上進行轉化,都可以撼動整座冰山。

與其與舊的模式鬥爭,就如同在黑暗中掙紮,

要劃破無明黑暗,僅僅需要的是增加一道亮光。

探索自己的冰山就是這一道光,

可以幫助我們從更高的視角來看,

自己的行為、感受、想法、期待和渴望。

人和人的互動就是一座冰山和另一座冰山的相遇

如果你對他人、的冰山視而不見,

對自己冰山懵然不知,關係就漸行漸遠了……

任何衝突都是兩座「冰山」的劇烈撞擊的結果。

未提供相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