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面對問題,不要退縮】

2015070406:34

禪、淨、密のHome 的相片。
【面對問題,不要退縮】

人從出生下來之後,就會慢慢地感受到人間有很多問題,像生老病死的問題、人我是非的問題、貧富貴賤的問題、煩惱得失的問題,此外還有國家、社會、政治、經濟、人事、感情等諸多問題。許多人容易被這些問題打倒。我在一甲子以上的人生中,也曾經歷過這些問題,很多人好奇地問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一次和信徒開示中,我告訴大家:“面對問題,不要退縮。”

佛陀是最能夠做到“面對問題,不要退縮”的人,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佛陀投入整個生命去體證解脫的方法;面對親情感情的問題,佛陀用智慧的言語來感動他的父親及未出家前的妻子;面對人我是非的問題,佛陀用平常心及實際的行動來破除謠言;面對政經社會等問題,佛陀簡明扼要地提出淨化的要點。我有幸出家,在佛法教育的薰陶下,每當面對問題的時候,總能抱定不退縮的精神,勇往直前,從而解決了許多問題。

記得我童年祝發之後,就奉家師志開上人之命,在棲霞律學院就讀。那時,我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夾雜在二十歲以上的同學當中,不要說別人嫌棄我什麼都不懂,我自己也覺得不夠資格,但我知道如果退縮畏懼,不加緊腳步努力學習,將來就沒有前途,所以硬著頭皮面對問題,在自我鞭策之下,居然也由每年扛榜,讀到名列前茅。

一九四一年,家師命我參加三壇大戒。本來按照規矩,受具足戒的戒子必須年滿二十歲以上,而我那時才只有十五歲。或許由於家師當時是棲霞山寺的監院,因此所有的戒師都看在他的面子上,破格錄取我進壇受戒。起初我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堪受大戒,後來我想到人生的歷史必須要由自己去創造,既然已經出家,又在佛教學院打下了基礎,如果再延續個五年才去受戒,也是拖延時光,不如及早面對問題!如今回想往事,很慶倖當年沒有退縮,使我在佛法的體驗上提早邁進一步。

我在焦山佛學院就讀的時候,曾經代表學校參加全國佛學院聯合舉辦的演講比賽,和六百名僧青年一起角逐勝負。我當時連什麼叫做演講都不知道,但想到既被推選為院方代表,是一次難遭難遇的學習機會,只能向前,不能退縮,因此在一番準備之後,鼓起勇氣上臺,沒想到竟能入選,為院爭光。

二十歲那年,我從佛學院結業出來之後,第二年被地方人士推選為小學校長。由於過去十年所接受的都是封閉式的教育,自己也從未讀過公立小學,一下子面對兩百多名活潑蹦跳的學生,其中還有幼稚園的兒童,內心實在有點茫然。但以往的經驗告訴我:每一次的挑戰都是成長的契機,所以我“沒有退縮”,因此又獲得了教學上的經驗。

我慢慢發覺,其實有些問題是因為不曾經歷過,不懂得訣竅,所以覺得是問題,如果能用“不退縮”的鎧甲將自己的心理武裝好,就不會被問題擊倒。

在佛教地位低落時,我則始終抱持永不退縮的態度面對問題,不意竟為佛教開拓出一片天地,一路走來,頗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在新竹教書時,我應當地派出所要求,為民眾國語補習班授課,人數從第一天十四人,增加到第二天八十人,第三天兩百多人……解決了過去派出所下達傳票也沒有人前來聽課的問題。因此,連所長都親自登門道謝,告訴我:“以後外出弘法可以不用到派出所報備。”

面對問題,不要退縮,若能做到結緣而不結怨,固然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但也有許多時候,我們想溝通協調,對方卻來勢洶洶,不願甘休,這時,我們還是要秉持“面對問題,不要退縮”的勇氣,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記得有一次我在龍潭弘法時,員警命我將聽眾解散。我和員警說:“是我找大家來聽經的,我怎麼能宣佈解散呢?你要解散,那你自己上臺去宣佈。”他回答:“不行,我怎麼能講?”我告訴他:“既然你不能講,那就讓我上去講,講完了,大家自然就會解散。”員警無理可辯,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大家聽我講經。當時一般百姓唯恐被治罪名,大多怕得罪軍警,而我敢理直氣壯地面對他們,不知得到多少人的喝彩。

還有一次,我在花蓮弘法,員警以沒有事先申請為由,強行取締,我當即表示:“我在臺北弘法都沒有申請過,花蓮是什麼化外之區?”在四五十年前,從臺北來的人都被視為有來頭的人,所以對方一聽也愣住了,我又獲得小小的勝利。類似這樣的問題不知凡幾,但都因為我不退縮,智取而不力奪,所以總能迎刃而解。

一九六三年,創建壽山寺,也為我帶來不少問題。首先是警察局將壽山公園通往壽山寺的路砌了一層一層的階梯,好讓汽車不方便到寺院裡來。我找來工人改成斜坡,員警馬上跑來取締。記得那天,我正在二樓主持皈依典禮,從視窗一眼望見,連忙停止儀式,下樓與員警交涉,結果還是答應讓我鋪成斜坡。

佛光山最初開山的時候,信徒們看到光是偌大的竹林有待整理,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個個裹足不前。我與弟子、學生們誓言要將荒山辟為聖域,但天公不作美,經常狂風暴雨,造成山洪暴發,將平日的心血毀於一旦。初鋪的草坪、初種的樹苗,在一陣颱風過境之後,馬上化為烏有,我們不退縮,重新來過,才有現在綠蔭滿山的景觀。為了將溝壑填平,我們搬砂運土,但是一場洪水來襲,砂土流失殆盡,我們不退縮,再去開山挖土,甚至從山下買了一萬卡車以上的砂土填補,才有現在處處平坦可行的地面。

不定時的天災與不合理的法令還算好應付,最無奈的是山下一些鄉民見利忘義。像麻竹園和東山男眾學部之間原本是深不見底的溝澗,我們倒了數千卡車的砂土,鋪上柏油,才成為一條壯觀的大道,但鄉民偏說那是他們原有的道路,通車未果,便聚眾滋事,有一次還用鐵牛車圍山示威。縣裡唯恐事情鬧大,建議我將麻竹園前面的柵欄拿掉,讓村民搬運農產品的卡車通行。我覺得遇到問題,應該勇於面對,而非苟且姑息,我便對縣裡負責人說:“要拆掉佛光山很容易,但是要拿掉這個柵欄可不容易。”僵持數日之後,為了來山信眾的安全及道場環境的安寧,後來還是由縣裡及佛光山在後山會勘地點,做了一條產業道路,才算解決問題。

佛教徒經過長年累月的教訓,終於從睡夢中慢慢覺醒:問題來了,不能逃避現實,唯有勇於面對,不要退縮,用理性的方式提出訴求,用團結的力量抵禦外侮,才能解決問題。

許多人見我邀眾聚會,侃侃而談,以為我樂於此道,其實我最怕應酬吃飯,最怕到公共場所亮相,也不喜歡寫信、打電話,但是面對社會大眾的問題,我不能不設法解決;許多人看我行事快速,說到做到,以為我神通廣大,其實一生中也曾遇到力有未逮的時候,但面對義之所在的問題,我不能不秉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戮力以赴。

二十二歲那年,我擔任南京華藏寺監寺,必須應付寺內舊僧與地方土豪勾結作惡所加諸的種種迫害,儘管生命危在旦夕,但問題既然來了,我自覺更要堅守原則,不能退縮,所以力挽狂瀾,和惡勢力周旋到底。雖說革新計畫沒有成功,卻很自豪僧格立場終究沒有失敗。

許多人以為自己修行就好了,不必管社會上這許多問題,但你逃得了這個問題,另一方面的問題你能逃得了嗎?只要你存在一天,你的問題和社會就有密切的關係,社會的問題也和你有密切的關係。

佛教向來不怕問題,甚至禪宗還主張提起疑情,注重當下,真參實學。世界上許多偉人也都是由於“面對問題,從不退縮”,所以能建立永垂不朽的功勳偉業,其中艾森豪總統就因為從小謹記母親的一句話而立志向上,她說:“人生好像玩橋牌,無論你手上的牌多麼不好,你都要好好地打完這場牌局。”這就是一種“面對問題,不要退縮”的理念。所以,真正的修持,真正的生活,必須面對問題,不要退縮;真正有抱負的人,真正有操守的人,也應該面對問題,不要退縮。唯有人人面對問題,不要退縮,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祥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