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什麽“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呀!”真為了孩子好就要“成長自己”,把自己活明白,就是對別人最大的愛。』
“要不是為了你,我們早就離婚了!”
“孩子,媽媽(爸爸)是為了你才不離婚的!”
“離婚對孩子傷害最大,家庭就不完整了,為了孩子將就過吧!”
……
這些話,很多人自己說過,或者,
成長過程裏父母對自己說過、暗示過。
可是,這類話,是有毒的。
甚至對於孩子而言,說這是來自父母的一個有毒的詛咒,
也不為過。
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言行理解世界、認知自己的。
來自父母的這種話,通常會給孩子留下以下心理創傷:
1 對父母的負罪感、虧欠感。
孩子會覺得,都是我的錯,如果沒有我,
媽媽(爸爸)就不用委屈自己,會幸福一點。
抱著這樣心態活著的人,
成年後抑鬱癥等心理疾病的發病率會大大提高,
因為,TA的內心是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的。
孩子是天然忠誠於父母、愛父母的,這種愛,
會讓孩子不允許自己幸福,潛意識裏的台詞是:
媽媽(爸爸)因為我沒有得到幸福,
我用自己的不幸福來作為報答;
我忠於媽媽(爸爸),我不能比你們幸福。
2 對愛抱有負面信念。
父母是孩子親密關係上的老師。
父母相親相愛,孩子自然就會學到健康、輕鬆、
有愛的互動模式,相信自己是父母愛的結晶,
對愛有信心和自信,也不容易被低質量的感情關系所吸引。
反之,一個對愛抱有負面信念的人,
則很難吸引來健康、高品質的情感關係。
3 容易自我缺失、界限不清、與人共生。
一個家庭,夫妻關係存在問題卻不面對和解決,
就很容易在孩子身上投射過度的期待,
容易把家庭的關注重點轉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擔負著維繫家庭關系的重任,
這樣的家庭,父母、孩子的位置是失衡的。
此時,孩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不堪重負而壓垮,
身心出現問題;另一種,是努力取悅父母,
滿足父母的期待,照著父母的期望走,
而非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久而久之,這種取悅會形成習慣,
認為得到愛、別人的認可比活出自己更重要。
然而,這種為了愛而犧牲自我的循環
會讓一個人的人生越來越痛苦。
還有,因為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好,
作為一個人的情感需求無處寄托,這時,
父母本身容易出現外遇之類的情感出口,
或者一方把情感出口放在孩子身上,以子代夫、以女代妻,
形成共生的關係,這種情感替代又會為孩子
將來的親密關係制造很多障礙。
4 想完成、替父母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心理研究發現,人類的潛意識有希望“完成”的趨力,
這種趨力會在家族成員之間傳遞。
當父母面對不幸福的婚姻,選擇了“將就”,那麽,
孩子的潛意識裏就容易無法控制地想替父母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完成父母沒有勇氣完成的心願。這種心態,
會導致孩子的離婚率可能比普通家庭的孩子,高出很多。
如果覺得有道理,應該警醒,那麽,請繼續往下看。
請你,看看你目前的情況是不是:
沒有孩子也不想離婚,
孩子更多的是你不敢離開婚姻的一個藉口呢?
一個不幸福的婚姻,你沒有離開的勇氣,
那麽,說明這個婚姻能帶給你某些實際的價值,
請你看看那些實際的價值是什麽吧!
——是名聲?是怕被嘲笑?是怕找不到更好的?
害怕孤單?習慣了?怕沒有性?是經濟原因?
是怕失去婚姻中的既得利益?
是覺得自己沒有獨立帶好孩子的能力?
是骨子裏對愛就沒有信心?是覺得男人(女人)沒有好東西?
是想保護孩子因婚姻存續而繼承的財產?
或者,就是不想離開對方,
哪怕雙方都不幸福,也不想放手?
不管是為了什麼,反正你需要誠實面對自己,
找到真實的原因,不要把黑鍋都讓給孩子去背,
這對孩子不公平,其稚嫩的小心靈是背不動的。
你要知道,你的婚姻是你自己的選擇,別賴在別人身上。
即便你真的是從經濟等方面考慮為了孩子不離,
那麽,這說明你所選擇的婚姻確實是很失敗了,這雖是事實,
但卻不是孩子的錯,因為孩子是被動的,
所以,為了你的孩子,至少要三思而後言,
千萬別再對孩子說什麽為了你才不離婚了。
婚姻是你選的,繼續忍耐也是你選的,
即便是自己能力不行,感覺必須有對方存在才對孩子更好,
這也是你自己選擇的。
話又說回來,我知道,很多人即便能三思而後言
情緒失控時的也會流露出來。
所以,你要真的想好自己如何選擇,選擇完了,
就應該清楚這是你的自願選擇,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真的怪不著誰,然後請心甘情願地留在這樣的婚姻裏,
別在孩子身上找平衡。
華人,喜歡越界、喜歡催婚、喜歡用生孩子來鞏固婚姻。
這些行為都出自一個心理:
用結婚生子形式的完整來掩蓋內在的破碎。
可是,一個健康獨立的個體,才有能力建立健康的家庭;
一個健康的家庭,才能給予孩子健康的愛和成長環境。
這跟外在的形式,關係不大;
跟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度完全正相關。
華人強調集體,不強調獨立的個體,
這導致很多人活不出自我、失去自我、自我破碎。
而失去自我的父母很可怕。特別是母親。
因為一個女人不管是在愛情裏,還是在子女教育上,
一旦失去自我,就會像斷了腳的桌子,
通過綁架在別人身上才能站穩,會害人害己。
不論男女,失去自我,都不完整。
不完整的人,怎麽能引導另一個人走向完整呢?
所以,化委屈、痛苦為成長的動力吧!
真的成長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療癒自己的破碎,
這是成為一個合格的伴侶、合格的家長,所必須的前提。
別再說什麽“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呀!”
真為了孩子好就做點真正重要的事,
成長自己,給孩子一個身心健康、智慧的家長吧。
把自己活明白,就是對別人最大的愛。
文字: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