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心智留下的痕跡,回到本處

2016051608:29






~『舍衛城不僅是二千六百年前那個印度的國都,它不是具體的方所,它是開放、解放、覺悟的心的對境。對於凡夫眾生,你的身心就是祀樹給孤獨園,你覺悟的心所對的境、你所居的城市就是舍衛大城,上班、工作——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是你的世間生活,你自己清凈本染、不生不滅的心是你的本處,乞食訖、洗足已、敷座而坐是你的修行。』

每天早晨我們去上上班,就像佛陀入舍衛城大乞食一般。
只是我們乞的是食物的替代品——薪水。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學佛的人,那麽,就要記得,⋯⋯
在乞完食之後,“還至本處”;然後,洗手足,敷座而坐。

對我們凡夫而言,我們乞的食物還有,
讚美、認同、他人的愛等,重要的不是我們的心外出乞食,
外出乞食沒問題,重要的是常常記得
“還至本處”;然後,濯手足,敷座而坐。

對於許多修行人,“本處”都還未體驗過,
怎麼 “還至本處”呢!那『本處』是什麽?
是那無人無我,無法無非法的清凈本智;
菩提,般若,涅槃等,都是那本處的別名。

本處,是那顆心智本來的自己,
是它在沒有建立任何故事之前的自己,
是它在去除所有故事之後的自己,
是它認清了故事、與故事並行、不被故事影響的自己。

本處,是一種生命的存在狀態,是一種體驗。

當你體驗到它,要不斷地回它,來到它,住在它,
心兒帶著它的品質去乞食,去遊歷人間。

清理心智留下的痕跡,回到本處,
就是“濯足已,敷座而坐”的意思。
這是修行人修行的必須工作,必須的環節,必須住處。

沒有任何個人防衛的世間,就是巨大的舍衛城,
那是一個佛活動的處所,三世一切佛活動的處所。

當你解放了自己,內心沒有任何擔心,
任何恐懼,任何防禦時,在在處處,都是舍衛城。

當你以一個開放、柔軟、慈悲、無懼的心面對時,
北京是舍衛城,上海是舍衛城,天津是舍衛城,
你住的小縣城是舍衛城,甚至你的村莊、你的家庭等都是舍衛城。

舍衛城不僅是二千六百年前那個印度的國都,
它不是具體的方所,它是開放、自由、覺悟的心的對境。
只要你有一顆佛陀的心,任何地方都是舍衛城。

你有一具人身,那個人身產生一顆別人無法進入、
只有你自己的心——那就是孤獨園,祀樹給孤獨園,
菩提樹下的花園——你自己的身心。

對一位覺悟的佛而言,他自己的身心就是祀樹給孤獨園——
他真正的家園,他的本處,他的舍衛大城的中心,
他的臥室,一位佛的真正居所。

祀樹給孤獨園,並非外在的,那是內在的。

每天,我也居住祀樹給孤獨園裏,你也一樣,
只是有可能你並不知道這點;

每天,我也入舍衛大城乞食,我也持衣著缽,
只是我持是另一種衣,另一種缽而已;
每天,我也乞食已,還至本心;
每天,我也濯手足,敷座而坐。

金剛經是一條踩不破的道路,是我的路,也是你的路,
是三世一切諸佛的路。
要想解脫,到達離苦得樂的彼岸,必須走上這條路。

對於凡夫眾生,你的身心就是祀樹給孤獨園,
你覺悟的心所對的境、你所居的城市就是舍衛大城,
上班、工作——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是你的世間生活,
你自己清凈本染、不生不滅的心是你的本處,
乞食訖、洗足已、敷座而坐是你的修行。

走你的金剛路。

讓我們再誦頌一遍這世上最為優美,
最為感性,即充滿出世的氣息,
又載滿入世的味道的“金剛經”首文吧: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以佛陀為榜樣,以佛陀為方向,進入世間,踏上金剛路。

來,工作——入舍衛大城乞食去,合十

文:一念行者

更多
 
Niseema Tsai 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