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莊秋水《孤獨:回歸自我》

2018021721:51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他在自己殘酷的真實面貌中,看到他該做、以及已經做的事。

他看到他的生命叢林,也看到那只潛伏的野獸;然後,他注視著,察覺這隻野獸好像隨著一陣空氣的顫動,即將出現,既大又黑壓壓……

《叢林中的野獸》是亨利·詹姆斯寫於1902年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故事的主角一直確信,在他的人生中,一定會有不尋常的經驗等待他,就像叢林中跟蹤他的野獸一樣,隨時會突然出現。

於是在漫長時間的期待中,他錯過了一位女士的愛意,直到這位女士去世,在她的墳前,他才領悟到自己失去了什麼。

⋯⋯ 亨利·詹姆斯的這部小說,可說是對中年人精神狀態,追魂奪魄、最貼切的描述。

中年往往是人生最孤獨的階段。

但孤獨的能力,正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以榮格為例,中年是發展個人獨特性的好時機。

在心理學中,榮格首先注意到今天人們所熟知的「中年危機」。在度過他自己的危機之後,榮格說:「我在追求內在意象的那幾年,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時期——每一種基本的東西,都取決於那些意象。」

中年必須與種種煩人瑣事打交道,又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心灰意冷,而你並不明白自己的直覺反應來自於什麼。這時候,你突然發現自己是自己的陌生人。

但如果在中年把所有的煩心、不甘、失落,都當做一面移動的鏡子,則中年也是一個機遇。

這時候,仔細聆聽心靈的內在之聲,夢境幻想中,或是其他狀態下,重新另發現一個自我。

這不是當下流行的調子,所謂「與自己和解」云云,而是仔細冷靜的認識了自己,把自己靈魂的真相弄個水落石出。

從此不再虛無沈淪,只沈浸於對自己最適度的幸福之中。

——取材自莊秋水《孤獨:回歸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