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一輩子的功課》
文/陳文茜
什麼令你迷茫?你可以很快列出一串清單。
什麼令你憤怒?名單更長。
什麼令你快樂?
答案可能猶豫不決。
伊壁鳩魯曾列出他的快樂清單:品嚐美食、聆聽美妙的音樂、看見美麗的事物、性的歡愉,還有哲學的思索。
哲學通常與禁慾苦修連結,伊壁鳩魯毫不猶豫地將「快樂」加入哲學的行列,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年代,當然引發側目。
沒有誰是「生命高手」:快樂是一輩子的學習。
遇著逆境,換個角度思考,換個方式度過。
為自己或所愛的人插一盆花,寫一首詩,或者簡簡單單與家人合煮一桌菜。
每一個傷心,都因為它背後包含了某種「愛」,想辦法重新體會其中的愛,把「我」抽離,然後把其中不自私的「愛」,發展成歡愉的儀式,從「傷心」中,慢慢地優雅地走出來。
許多事,不是非嚎啕大哭不可。
一個真正瞭解自己黑暗面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識於此,且對自己的黑暗不自覺的人。
所以快樂的功課,是一條既長又彎曲的道路。
它不教你成為終身笑匠,那只存在於卓別林劇場:而是教你如何面對人生,面對自己,面對生命一路走來不可避免的挫折、創傷、心碎、困頓、恐懼:面對親人逝去,以及——冷靜地面對自己的死亡。
有趣的是,現代人相信「快樂」的前提之一是:「擁有愛情」。
但早在 2350 年前,所有談論「快樂」的哲學,鮮少包含這一項:唯一勉強有點關聯的是性的滿足。
愛情可以成為文學、電影、詩歌、音樂,讓人歡喜讓人悲:但哲學家們普遍相信「朋友」「自由」「思想」「食物」「大自然」比愛情重要。
朋友為什麼比情人重要?
朋友不會妨礙你的自由,她或他可以給予你思想的催化劑,在你挫折時朋友給你扶持:他沒有義務,隨時可以走開;你沒有權利,可以盡情要求。
平等及自由,使友誼往往比愛情長存。而且愛情的本質摻雜太多複雜的動物本能及利害計算,友誼相對單純。尤其友誼不太牽涉惱人的佔有、自尊心、嫉妒……這些人一進入愛情就必須吞飲相伴的發狂事物,並不存在於友誼。
有一份幸福的愛情,挺好;一個人的幸福,也好。
但沒有朋友的人生,代表的是全然的孤獨,自我的局限,這樣的人就算有伴侶,也不可能快樂。
「愉悅派哲學家」為了凸顯什麼是快樂的條件,什麼不是,曾列出一個簡易表格,我大致抄襲如下:
1.自然且必要的:朋友、自由、思想、食物、庇護、衣服。
2.自然卻不必要的:豪宅、私人大浴室、盛宴、僕人。
3.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名望與權力。
根據這份快樂表格,我們很快地發現,現代人不快樂的理由。
現代人除了相信愛情會帶來快樂外,還相信金錢等同快樂,奢華則是快樂的極致。
昂貴的物品,以一種商業廣告宣傳模式、滲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相信物質的擁有,代表宣傳上所象徵的古典及高人一等、時髦、微笑、幸福。
奢華物質的憧憬,取代了現代人的心靈重整,模糊了人與知識、自省之間的關係。
而精神醫學報告證明,自殺率與貧富幾乎沒有關聯:在非洲只有他殺或餓死,鮮少自殺;歐洲多的是在美輪美奐的古堡中自殺的例子。
奢華只是生活的假象,無法使人免於傷害。
李白把酒當生命,「滌蕩千古愁,留連百壺飲」;杜甫把酒當朋友,「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鄭愁予把最美的回憶給了酒後「微醺」……
這些人品酒,在乎情境、在乎酒伴,甚少談什麼年份,追問什麼橡木桶、哪一家酒莊。
狂舞吟詩的李白等,其快樂應該遠遠多於現在的「品酒專家」吧。
在我眼中兩千多年前希臘哲人的快樂清單,少了「換位思考」這個快樂項目。
當我 17 歲外婆驟逝,回到嚴厲母親的家時,我一度自憐以為自己是孤兒,結果我為了自救,當起了孤兒院志工,但那個志工工作馬上讓我看清了一切,明白我不是孤兒,日子好得很,只是給錢的媽媽「態度不好」。
三十八歲時,我一度飽受輿論騷擾自覺「傷害」,於是走避香港南丫島,那裡的人吃著瀨尿蝦,管你是誰;五十多歲再次遇到不可思議的人和事,狠心地讓自己一個人到紐約去流浪,用不到十來天,已想通怎麼回事。當時還利用「微博」在中央公園玩了一次快閃,來了近百個朋友,雪地裡一起吃熱炒花生……
沒有誰是生命高手。
快樂,真是一輩子的學習。